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86章 因地制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因地制宜(2 / 3)

秋收结束后,北上关内道贩卖麻布,但陈瑛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单薄,远不如拉拢这些私盐贩子来的实际。

“承蒙使君不嫌弃,山南西道俞从晖愿为使君分忧!”

“剑南道王焘,愿为使君分忧!”

“山南东道任泽,愿为使君分忧!”

“山南东道吴……”

一时间,这些私盐贩子先后表态,皆愿意在刘继隆麾下担任军职,成为陇西军的“回易小将”。

闻言,刘继隆颔首道:“诸位放心,凡是愿意在我军中任职者,我军中所有生意都能接触,井盐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冰山一角?”诸多商贾偶然听到这个新词,不免觉得新奇。

虽然他们从未接触过冰洋,更不知道海上冰山,但他们将刘继隆口中的冰山一角理解为雪山一角。

“明年开始,我军中的挽马、乘马、羊群及麻布、炒茶等生意都会陆续授予诸位经营。”

“眼下我们先促成盐井城中那两千余担的井盐生意,随后我会授予诸位陇西军的鱼符,以此来证明诸位身份,免得被地方不长眼的小吏盘剥。”

刘继隆说着,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便目光看向李骥:“李骥,把我们带来的炒茶拿出来些,给诸位看看。”

“是!”李骥应下,随后派人去取炒茶。

河临渭三州虽然不适合种茶,但河州凤林县却有数十亩茶园。

产量虽少,但足够陇西军中将领日常饮用。

当然,刘继隆若是要以炒茶为卖点,那自然要获取产茶地的,而这个地方就是岷州、宕州和武州等地。

这其中,岷州产茶最多,品质最高,其次是宕州和武州。

吐蕃自从获得三州后,便有了稳定的茶叶来源,而如今他们将是刘继隆的囊中之物。在他思考的同时,李骥也将他们带来的炒茶分给了这十余名商贾。

这些商贾倒是不曾见过这种茶制品,他们放在口中咀嚼,片刻后又在李骥行云流水的泡茶动作中,见到了炒茶变为茶水的过程。

炒茶的萌芽在唐代,可完整的制茶手艺却要等到明代才能完善。

对于陇西的炒茶,商贾们大多抱以新奇的态度来品尝。

当苦涩的茶水进入口腔,众人眉头微皱,直到茶水回甘,他们的眉头才慢慢舒展,随后眼前一亮。

“不错,这炒茶别有一番滋味。”

“若是作为商货流入山南、剑南等道,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贵品。”

任何一种商品流入市场,前期都需要大量的宣传的投入,但这群人恰好有钱又有人脉。

对于他们来说,推广炒茶并非是什么难事,而挽马、乘马和羊群更不用说,都是山南道和剑南道紧俏的货物。

只要刘继隆出售,他有多少,他们就能收多少。

“诸位既然满意,那我们便定下时间和地点。”

刘继隆面对众人商量道:“井盐依旧在成州买卖,而炒茶却是需要到武州买卖。”

“至于挽马、乘马和牧群,则是需要前往临州买卖。”

“不过请诸位放心,武州不出一个月便是我的囊中之物,届时我治下的河临渭兰成武等六州之地,官道必然畅通无阻,不存在有番贼、草寇对诸位造成威胁。”

“除此之外,诸位但凡要出发,我都会派甲兵礼送出境。”

他与诸多牙商讲好条件,随后继续说道:“诸位这次来成州,有的生意做成了,有的没有。”

“今日我既然摆宴,那就先把生意敲定。”

刘继隆从身旁军吏手中接过文册,随后开口道:“成州尚有二千四百六十六担盐,按照此前价格,每担百斤,每担八千三百钱,诸位看看能吃下多少?”

“我要五百担!”的山南西道俞从晖率先开口要走了五百担。

见状,剑南道的王焘,山南东道的任泽,吴俊等人先后将剩下的一千九百余担瓜分。

不多时,刘继隆手中便多了两万四百六十余贯钱。

生意敲定,庖厨也准备好了菜肴,刘继隆当即命人传菜。

很快,正堂内四张桌子摆满了炒菜,而诱人的香味与炒菜的口感,无疑让这些走南闯北的商贾拍案叫绝。

刘继隆见状,也干脆说道:“我需要在外经营酒肆,若是诸位愿意合作,我出庖厨,诸位出人脉和钱粮,我们将酒肆开满剑南、山南等道如何?”

在座的都是心思活络之人,眼见刘继隆提出合作,他们自然不敢拒绝,何况这些菜肴味道确实不错。

见状,众人纷纷叫好,而刘继隆也提出了七三分利。

七成归出钱的诸商,三成归出人的刘继隆。

对于酒肆,刘继隆并不指望它们赚钱,他要的只是一张情报网。

有这些商贾帮衬,即便每个州只有一家酒肆,自己也能知道剑南、山南等道每个州的情报。

商贾们倒是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藩将,先后朝刘继隆敬酒。

刘继隆举杯陪饮,席间气氛无比热闹。

只是这种热闹很快被急匆匆走入衙门的甲兵打断,而李骥见状立马起身,前去询问发生何事。

不多时,李骥皱眉听完甲兵所言,连忙快走来到刘继隆身旁,躬身低语道:“刺史,洛门道有急报。”

“好。”刘继隆心里一沉,但面上不露山水,笑呵呵的起身举杯道:“诸位吃的尽心,我有些军务需要处理,便由我家成州耿刺史陪诸位吧!”

“使君哪里的话!”

“使君军务繁忙,若是有用得着我们的,尽请吩咐。”

“我先敬耿刺史一杯!”

“耿刺史……”

刘继隆将耿明介绍给了众人认识,随后起身带着李骥往内堂走去。

几个呼吸后,二人远离正堂,李骥沉声开口道:“那高骈派蔺茹真将率精骑一千截断了通往陇西的旧道。”

“……”刘继隆闻言皱眉,呼吸间很快冷静下来。

“我此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