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09章 梓州商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9章 梓州商隐(2 / 3)

柳接过信,随后行礼道:“劳郎君等待。”

“好说好说……”王焘笑呵呵点头,而红柳则是合上门,拿着书信直奔内院。

不多时,她便出现在了内院的书房门口,见到了正在教导李衮师读书的李商隐。

“参军,陇右的刘观察使给您来信,另外正门还有前来送礼的陇右牙商。”

“陇右的刘观察使?”

李商隐错愕,他自然是知晓刘继隆的,毕竟刘继隆年纪轻轻便收复陇右十一州,此等年纪做出此等功绩,令他这种潦倒之人倍感羞愧。

好在李商隐经过的打击够多了,于是他清醒后便接过了书信,将其拆开。

信中内容不算多,主要就是说刘继隆听闻他的遭遇感到唏嘘,加上陇右人才匮乏,因此想要邀请他前往陇右,暂时担任临州别驾。

尽管知道刘继隆与朝廷日后必然会闹出矛盾,可当李商隐看到“临州别驾”的官职时,还是忍不住心动了。

他这一生都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很不得志,终年抑郁寡欢,最高的官职也不过五品工部郎中罢了,而且还是虚衔,实职更低。

饶是如此,却也是家中五代官职最高者。

如今刘继隆突然要委任他为正五品下的临州别驾,这让他不自觉攥紧了书信。

只是片刻激动,他便狐疑起来,来回渡步。

他在梓州不过是个参军,虽然有检校工部郎中的身份,但也不过是虚衔罢了。

眼下刘继隆突然委任他为正五品的实权别驾,他不免有些担心。

“这刘继隆……莫非要造反?”

李商隐心里咯噔,虽说他想要一展所长,但如果是让他跟着刘继隆造反,那他还是不愿意的,毕竟如今的大唐,远远还没到一推就倒的程度。

接着,李商隐又反应过来:“某都知道朝廷还健长,刘继隆又何尝不知?”想到这里,他松了一口气,不太认为刘继隆如此英雄者会看不清大局。

他目光看向李衮师:“你在此好好练字。”

说罢,他便与红柳走向了正堂,示意红柳带王焘进来谈话,而他则是坐在了正堂主位。

由于院子太小,红柳开门的举动被李商隐看在眼里。

不多时,他便见到红柳带着大腹便便,身着锦袍的王焘及两名家仆走入院中。

王焘四下张望着,只觉得被节帅所看中的人,竟然住的如此寒酸。

反应过来后,王焘这才跟着红柳脚步走向正堂,隔着老远便作揖道:“牙商王焘,见过李参军。”

“某当下已经不是参军了。”李商隐先表明了自己在野的身份,随后询问道:

“某十分好奇,某在梓州官职不高,而刘使君竟然委任我为五品别驾,不知某身上有何处才能,竟然能让刘使君看重。”

“哈哈……”王焘爽朗笑道:

“我家使君不看出身,只看能力,李参军虽然出身寒门,官职不高,但我家使君相信这都不是李参军的问题,只是世道太腐败,未能施展参军高才罢了。”

面对王焘的这些话,李商隐摇摇头:“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

见状,王焘也愕然,显然是没想到李商隐这么难搞。

只是想了想,他还是说道:“参军官职不高,可在仕林中名气却不小。”

“陇右经吐蕃霍乱,能说官话者都为之佼佼,更莫谈文章了。”

“我家使君若是能得到先生助力,举荐更多寒门士子,那陇右文道也将复盛。”

“原来如此……”李商隐叹了一口气,却又不免庆幸起来。

叹气在于刘继隆只是想要他的名气来招揽人才,庆幸在于刘继隆不是拉拢自己去干掉脑袋的事情。

“参军不用担心,我家使君想要参军名气不假,但也不会将参军闲置,不然也不会擢授临州别驾的官职。”

王焘劝说着李商隐,李商隐自然也明白。

别驾为州刺史的佐官,怎么可能被闲置,必然是要做些事情来证明自己价值的。

想到这里,李商隐对王焘作揖道:“此事,某还需要与柳刺史商议才能安心离去。”

“自然自然!”王焘眼见李商隐动心,连忙笑呵呵应下,随后对两名家仆道:“把礼物带进来。”

“是!”两名家仆闻言应下,不多时将乘马与礼物带了进来。

陇右的乘马十分健壮,李商隐见了,自然是十分欢喜的。

若不是他的院子太小,又坐落县城中,他都想上去试一试这陇右大马的感觉了。

“礼物我便收下了,待我有了消息,不知往何处寻您?”

李商隐对王焘作揖,王焘笑道:“城中三仙楼便能寻到我。”

说罢,二人又寒暄几句,最后才分别离去。

王焘回了三仙楼,而李商隐则是去了东川衙门。

如今柳仲郢还没走,李商隐这个跟前红人也无人敢为难。

不过柳仲郢回京在即,等柳仲郢走后,李商隐也就人走茶凉了。

这般作想的时候,李商隐便来到了内堂,见到了如今六旬的柳仲郢。

“见过使君……”

“义山前来,可是想好了盐铁推官一事?”

见到李商隐,柳仲郢心底惋惜他怀才不遇,表面却展露笑脸,生怕刺激到李商隐。

李商隐闻言颔首,随后又摇头道:“使君对下官甚厚,然而衙门之中有无数眼睛盯着这个官位,下官却不敢受。”

“唉……”柳仲郢忍不住叹气,李商隐也趁机递出刘继隆的书信。

“此为陇右观察使刘继隆派人所送书信,想要请下官前去陇右担任临州别驾。”

接着,李商隐又把王焘的话也说了一遍,想看看柳仲郢有什么看法。

对此,柳仲郢却沉声笑道:“这是件好事,你大可放心前往陇右。”

“朝廷那些人,老夫心里清楚,他们虽然不想看到陇右有强藩,但却又下不了决心动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