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271章 大中群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1章 大中群盗(3 / 3)

“你……”

“阿耶,府外有人前来拜见,说是陇右进奏院的杨信!”

在张议潮要继续教训张淮鼎时,内堂外却传来声音,打断了他的发作。

见状,张淮铨连忙起身说道:“我先去迎接杨押衙,阿耶你们稍等。”

话音落下,他走出内堂并敞开着门,让小辈们瞧着内里情况,避免吵起来。

果然,当着小辈们的面,张议潮最终没有对张淮鼎开骂,而是憋着脾气。

一刻钟后,张淮铨拿着一份礼单走了回来,

“杨押衙呢?”

张议潭看向张淮铨空空如也的身后,忍不住询问。

张淮铨闻言呈出礼单,接着解释道:

“杨押衙送了寿礼便离去了,听闻是要去送他那位朋友。”

“嗯……”

张议潭点了点头,这些日子,杨信常领他那朋友来府上喝茶,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为了不让张议潮继续骂张淮鼎,张议潭借着这个机会主动说道:

“那位黄郎君倒也是个妙人,只是生不逢时,几次科举而不得。”

“哼!”张淮鼎冷哼一声,接着说道:“我瞧他年近不惑还一事无成,杨押衙几次邀请他,他却推三阻四。”

“这等人,即便返回家中,也注定泯然众生,伯父何须挂念?”

张议潭闻言摇摇头道:“我瞧他只是心高气傲,若说才干,却恐怕不输你那大兄。”

面对张议潭的点评,张淮鼎来了脾气,他现在似乎最听不得旁人说才干二字。

尤其是在他承认不如张淮深与刘继隆才敢后,自家伯父竟然又说这些日子来吃白食那人也颇有才干后,他彻底破防:

“叔父觉得他能比上大兄和刘继隆?”

张议潭摇摇头,解释道:“某些方面不输你大兄,但却万万比不上牧之。”

“呵呵……”张淮鼎面露嘲讽:“那我倒是想看看,此人返回家乡后,到底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在他嘲讽之余,府外的杨信却也驱车前往了宣阳坊附近的春明门。

春明门是长安东出关东的三道城门之一,位置居中,每日由此进出的百姓商贾数以万计。

赶在日上三竿前,杨信乘坐马车出了春明门,来到了城外集市。

穿过热闹的集市,他的马车停在了集市外围的一处酒肆前。

待他下车,不等走入酒肆,便见熟悉的身影走出酒肆。

“劳烦杨郎君跑一趟了。”

黄巢隔着几步外便作揖走来,而杨信也向他作揖回礼,接着惋惜道:

“黄郎君真的不考虑去陇右吗?”

“以郎君才干,加之有我与陈瑛那厮举荐,少说能为郎君谋个校尉。”

面对杨信再三邀请,黄巢依旧坚决的摇了摇头。

“陇右自然好,某也十分敬佩刘节帅义举……但某如今只想回乡尽孝,其余事情日后再说吧。”

“好吧……”杨信长叹一声,随后转身从车夫手中接过一个木匣子递出。

“此匣中有我与陈瑛各自书信一封,此外还有我二人凭证。”

“黄郎君日后若是突然决定前去陇右,可携此物进入陇右。”

面对杨信的好心,黄巢这次没有拒绝,而是伸出双手,郑重接下。

待他接下后,杨信这才如此重负,朝黄巢作揖行礼,不再言语。

黄巢接过匣子后回了一礼,接着把匣子交给身后家仆。

待家仆们牵来马匹,他与家仆们翻身上马,在杨信注视下策马离去。

杨信隔空作揖,直到黄巢等人消失在官道上,他才叹气返回了马车内。

与此同时,随黄巢踏上归途的某名家仆也看向了黄巢。

“郎君为何不应杨郎君之邀,前往那陇右呢?”

“以郎君之才,即便当不上校尉,也能担任一旅帅才是。”

家仆们不解黄巢的做法,黄巢闻言则表情复杂,苦涩道:

“昔年邀请我之人不在少数,而我屡次三番拒绝他们,只为证明能考上科举。”

“如今科举十余年而不得,若是让他们得知我名落孙山,投入陇右,不知会如何嘲笑我。”

话音落下,黄巢勒马驻足,调转马头眺望远处的长安城。

昔年入京科举时何等意气风发,结果十余年屡次不中。

如今他年近不惑,反倒落得个一事无成的下场。

到底是他黄巢不行,还是这大唐的科举不公?

想到这里,黄巢脑中闪过这么多年科举落榜时的场景,深吸口气看向长安城。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开后百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就不信科举不中,我黄巢便会一事无成!”

“长安,我黄巢还会回来的……”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