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勋贵们包括皇后的娘家都很支持这位大皇子,太祖便先将其先立为了太子。
但后来太祖心爱的贵妃生下子嗣,落地便被太祖封为了庆王,而贵妃出身新贵,身后也有许多支持者。
太祖本就有心打压勋贵势力,再加上贵妃的因素,所以便想以太子母亲出身不够为由改立贵妃之子庆王为太子,而太祖也差一点就做到了。
哪怕勋贵们拼命护着太子,甚至还不惜和一直看不顺眼的清流低头,让崇尚嫡长继承的清流以储君之位不可轻忽为由帮忙稳住太子的位子。
但太祖的威势赫赫,随着庆王一天天长大,越长越优秀,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小,可谁能想到一场风寒让庆王没了命呢。
庆王一死,万事皆空。哪怕后来贵妃因此恨上了太宗,不惜转头支持其他皇子上位,可因为身后新贵势力的退缩,太宗也就是上皇还是顺利的继了位。
太祖死的时候,贵妃跟着一起殉了情,太上皇便是想出气都没办法。而责难新贵,人家后来已经缩着了,这要是秋后算账可就太不好看了。
于是太上皇便直接找理由拿宗室里几个支持贵妃的人,还有几个不听话的弟弟杀鸡儆猴了一下,徒怀楠的亲爷爷就是这时候被降的爵,原本的两座亲王府也就是这么被收回了国库。
其实照理来说这次皇位之争其实算得上是虎头蛇尾,影响其实非常有限,毕竟还没等两方势力摆明车马开始对战一方已经没了人。
至于后来贵妃的疯狂,那纯是贵妃在一个人闹腾,但是贵妃的亲母族都没掺和进去,影响力那真是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在太上皇看来这贵妃和他身后的新贵势力曾经可是想把他拉下马的,而偏偏这些新贵势力有很多都是武将,他们大多是取代了四王八公手里的兵权才显贵起来的。
这太上皇能让这些反骨仔们掌兵权?于是因为不信任新贵,又感念旧勋贵在他身后的帮助,太上皇便开始重用四王八公,让这些开国元勋再次手握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