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术前检查肝肾功能正常,无低钾血症、高镁、低钙血症、低蛋白血症、脱水、酸中毒、高碳酸血症、恶液质,EC示度房室传导阻滞。
“孩子是太飘了,一点都不沉稳。”沈自在小声说道。
“呵呵,太小,还不经事儿。”罗浩点评了一句。
“现在的孩子啊,一个比一个倔。”沈自在不由自主的开始唠叨,“我家孩子,到现在还不知道社会险恶。暑假过去了,寒假的时候我给他找个厂子去打工。”
“00后多倔,10后更这样,没用的主任。”
“怎么没用,我在网上看见一个说法,说是一定要带孩子坐一次绿皮火车,感受人间疾苦。”沈自在对此颇为在意,和罗浩浅淡的聊着。
“协和,有位教授家的孩子也一样,他真的找了个厂子让他儿子去搬砖。绿皮火车?和搬砖比简直就是享福。”
“后来呢?”沈自在追问。
“他儿子进厂前就说了,不信让他干一辈子,顶多是个假期,然后还得接他去上学。”
“……”
沈自在无语。
现在的孩子们,都精着呢。
“一个假期,孩子的坏毛病一样没改,最后还学会了和工友们抽烟、喝酒、打牌。那位老师直接傻了眼,您说这都什么事儿。”
“!!!”
“没辙,现在孩子们都倔。”罗浩说这话的时候一点都不像个年轻人。
“叶处长家的叶青青,假小子似的,从小就愿意打架。前几天来拜访导师,找到我,我一猜她就想去老毛子那面打枪玩。”
“叶青青,我见过。”沈自在顺着罗浩的话说道。
“后来玩巴雷特,把娄老板吓了一跳,不过还是好端端的把人给送回来了。”罗浩说着,笑了笑,“没事,长大就好了。”
“小罗,你是什么时候长大的?”
“小时候,我爸去世,我就长大了。”罗浩平淡的回答道。
“……”
沈自在沉默。
罗浩似乎也不愿意想下去,低头翻动病历,刷刷声响着。
“医生,我……我喘不上气。”
患者的声音有些嘶哑。
罗浩看了一眼患者,又看了一眼心电监护。
血氧饱和度95-97%之间波动。
“没事啊,可能是紧张导致的。”麻醉医生也看了一眼心电监护上的血氧饱和度,他不认为有什么事儿。
“你叫什么?”罗浩走过去问道。
“马建国。”患者回答道。
“多大年纪?”
“35岁。”
“怎么受的伤?”
罗浩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柳依依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一般来讲罗教授极少会越俎代庖,甚至有的手术他会上,但明面上只说是搭把手。
在柳依依的印象里,罗教授装糊涂是一把好手。
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罗教授深得精髓。
可现在他却直接越过了麻醉医生,开始和患者聊起来。
看起来是聊天,其实却能验证很多问题。
只回答了几个问题,患者说话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上气不接下气。
“老柳。”罗浩招呼。
“罗教授。”柳依依看出不对劲儿,走到罗浩身边。
“查一下维库溴铵,是不是推错了。”
“!!!”柳依依一怔。
注射用维库溴铵主要作为全麻辅助用药,用于全麻时的气管插管及手术中的肌肉松弛。
这药根本不能用在腰–硬联合麻醉中。
见患者说话都费劲,一个劲的说呼吸困难,柳依依判断的确可能是维库溴铵导致的。
她马上拉着麻醉医生去操作台找空药瓶。
就像是罗浩猜测的那样,柳依依很快就在垃圾桶里找到了维库溴铵的瓶子。
当台的麻醉医生脸色儿变的难看,想要骂几句,但当着患者面还是强行忍了下来。
RR23次/分,BP120/75mmH,HR78次/分,血氧饱和度92%。
罗浩瞥了一眼心电监护,“面罩给氧。”
当台的麻醉医生有点懵,一时之间还没习惯罗浩在手术室里下医嘱。
柳依依第一时间找出面罩,连接吸氧管。
“纯氧么?”
“嗯。”
调到纯氧,罗浩把面罩扣在患者脸上。
“没事,放轻松,正常呼吸。这是麻醉的副反应,很正常,别紧张,放轻松,放轻松。”罗浩轻声安慰。
但面对着乏氧的大恐怖,患者有些慌乱。
平时空气无所不在,属于最重要的东西,但却被人忽视。
忽然喘不上气,无论怎么用力都吸不了空气,憋闷到了极点,患者的手开始躁动起来。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氟芬合剂2ml。”
“新斯的明5m、阿托品0.5m。”
罗浩很平淡的下医嘱。
药给进去,患者还在挣扎,但不到一分钟,静脉给药起了药效,他挣扎的幅度轻了很多。
正在做手术的医生也意识到麻醉出事儿了,他们一边“棒棒棒”的凿着,一边观察着心电监护。
20分钟后。
患者呼吸16~19次/分,血压123/78mmH,心率65次/分,血氧饱和度98%。
呼吸困难已经消失,沉沉睡去。
罗浩把面罩撤下去,看了几分钟,见没别的事儿,转身离开。
“罗……”当台的麻醉医生刚要喊罗浩,看见柳依依追出去。他讪讪的坐下,一身隔离服已经湿透。
实习生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迷茫而又无助。
“罗教授。”柳依依追上,“患者没事了吧。”
“嗯,没事了。”罗浩沉声回答道。
“小罗,刚才怎么了?”沈自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疑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