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第241章 命运不公,生来不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 命运不公,生来不同!(1 / 2)

月朗星稀,夜幕如一块巨大的墨色绸缎,轻柔却又沉重地覆盖了大地。

柳林身处的巨大营寨,仿若一座威严的小型城池,静静矗立在一众荒芜村落的边缘。

营寨中,偶尔传出几声低沉的号角,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却又好似被这无边的黑暗瞬间吞噬。

在这些村落中,昏黄的油灯在破旧的茅屋中闪烁,微弱的光芒映照着百姓们或兴奋或感慨的面庞。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满脸皱纹如同干涸的河床,他缓缓跪在祖宗牌位前,双手颤抖着点燃香烛,嘴里念念有词:

“列祖列宗呐,今儿个可算是开了眼了。咱平头百姓,竟能亲眼瞧见那般厉害的人物,柳大人呐,那可是如同天上星宿下凡的神人呐。”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满脸愤懑,拳头紧握,关节泛白,低声嘟囔:

“爹,这世道咋就这么不公平呢?咱们累死累活,一辈子困在这穷村子里,那些个世家子弟,生来就锦衣玉食,啥都有。”

老者缓缓起身,长叹一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儿啊,别抱怨了,这大晋天下,阶级早就死死定住了。从咱生下来,就注定了命。你没听老一辈说,开国那会,还能靠军功封侯拜相,可现在,哪还有咱的份儿。”

屋外,寒风如刀子般刮过,吹得破旧的窗棂嘎吱作响。月光洒在村子那泥泞不堪的小道上,泛着清冷的光。不远处,几个农妇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其中一个眼神黯淡,轻轻说道:

“咱孩子就算再聪明,又能怎样?人家世家的孩子,从小有名师教,有吃不完的丹药补身子。咱孩子,学累了还得去田里干活,这日子,没法比啊。”

另一个妇女微微点头,望着营寨的方向,眼中满是羡慕与敬畏:

“也就柳大人这样的,能让咱百姓瞧见点不一样的盼头,就跟做梦似的。”

在一间更为简陋的茅屋中,一个少年正坐在桌前,借着微弱的烛光,看着一本破旧不堪的书籍。他的眼神中透着不甘与挣扎,母亲走过来,轻轻抚摸着他的头:

“娃啊,别太累着自己了,咱这命……”

少年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花:

“娘,为啥?为啥他们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有,我们却要这么辛苦,还什么都得不到。”

母亲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叹气,屋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此时的柳林,在营寨中并未知晓这些百姓的心声。

他正与霍三商议着明日的行程,霍三汇报着传送阵已沟通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柳林微微点头,对霍三的办事能力颇为满意,想着刚安营扎寨,决定在此休整一日再启程。

他不知道,自己的出现,已在这些百姓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改变的种子,尽管这颗种子在这残酷的现实土壤中,发芽生长是如此艰难。

营寨外的村落,依旧沉浸在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对柳林的惊叹之中,在这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愈发萧索与悲凉 。

夜色愈发深沉,寒风如鬼魅般在破败的村落间呼啸穿梭,吹得那摇摇欲坠的茅草屋簌簌作响。

在这仿若被世界遗忘的一隅,百姓们的心却如被点燃的干柴,熊熊燃烧着炽热的幻想,只因白日里阿福的“奇遇”,在他们眼中,那是命运转折的一道曙光。

一间昏暗逼仄的茅草屋内,昏黄如豆的灯光在寒风的肆虐下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将屋内仅存的一丝希望也一同吞噬。

屋内陈设简陋至极,一张破旧不堪的木桌,几条缺胳膊少腿、勉强支撑的凳子,以及角落里那堆散发着霉味的破旧棉被,便是这个家的全部家当。

一位身形佝偻的寡居母亲,满脸皱纹如干裂的河床,在昏黄灯光下显得愈发沧桑。她双手颤抖着,从一个破旧不堪、打着补丁的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盒胭脂水粉。

那盒子早已褪去了原本的色泽,边角磨损严重,透着岁月的痕迹。母亲望着眼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儿,眼中满是复杂的期许,压低声音,像是生怕被旁人听见这隐秘的希望,嗫嚅道:

“妮儿啊,你可是咱村里出了名的俊俏闺女。今儿个国公爷来了,你也瞧见了,他老人家心善,体恤咱这些穷苦下民。就说那阿福,白天不过是捡着个破玩意儿,就得了国公爷的赏识。你生得这么标致,要是能在国公身边做个侍女,娘这一辈子也就没啥可盼的了,能安心闭眼咯。”

女孩不过豆蔻年华,可眼神中却过早地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市侩与精明。

她盯着那盒胭脂水粉,眼中闪过一丝炽热的光,仿佛看到了通往富贵荣华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

她伸手夺过母亲手中的盒子,手法生疏却又带着一股决绝,用力地将那颜色早已暗淡的胭脂往脸上涂抹,边涂边嘟囔:

“娘,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就凭女儿我这模样,说不定能争一争那正妻的位置呢。我可听说了,国公爷到现在还没正妻,也没子嗣。要是我肚子争气,往后您就跟着我吃香喝辣,享清福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说着,她又使劲抖了抖身上那件破旧的花袄,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体面些,尽管那花袄上的补丁密密麻麻,早已掩盖了原本的花色。

母亲听着女儿的话,泪水瞬间夺眶而出,顺着那满是皱纹的脸颊滑落。

她颤抖着双手,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泣不成声:

“好孩子,懂事啊,娘就指望你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咱家可就翻身了……”

屋内的灯光依旧微弱地闪烁着,母女俩的身影在墙壁上被拉得长长的,在这寒风呼啸的夜里,她们的幻想如泡沫般脆弱,却又被她们紧紧攥在手中,仿佛那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稻草 。

月色如水,洒落在这座破败的村落,却唯独在一处稍稍显得不同。

那是村里最体面的一户人家,一座青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