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 第12章 请世子殿下来作客(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请世子殿下来作客(二合一)(1 / 3)

第12章 请世子殿下来作客二合一

白马寺住持名为“元心”,乃是一名佛家散僧,有七品神道修为。

散僧的意思是,他并未加入佛家两大仙宗任何之一。

这也是他能够成为白马寺住持的原因。

大魏儒释道三家鼎立,可称是势力最为庞大的三门仙宗。

儒家有尧山书院千古一圣,是除开斩出天门的那位上代剑圣之外,唯二抵达了一品境界的大能者。

一千三百年前,便是儒圣出手,一纸盟誓书立下“江山半壁”,才让大魏得以立国。

历代大魏皇帝,即位之时,都需要前往尧山祭拜那一纸盟誓书,代代如此。

而道家如今是“天命道”独大,只因如今的天命道主,便是本朝的女国师——“命圣”许负。

传说她真正意义上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掌握着大魏上下五百年的国运走向。

一念之间,就是天翻地覆。

至于佛家,伽蓝寺与度母教各称正统,势成水火,矛盾最为激烈。

白马寺是皇天城下辖设立的半官方驿站,当然需要一个成分中立清白的人来担任住持一职。

否则的话,很容易被渗透利用。

不过即使立场不偏不倚,让一个七品散修来直面度母教圣女,想要直起腰杆,也是一件难事。

元心跪伏在地上,咽了口唾沫,如实道:

“是的……”

“就在公主驾临之前半个时辰,镇北王王妃携世子前来拜访,称要拜访公主。”

“我本以为是那世子胡说八道,便将他们安置在了寺内禅房中。”

“谁知……您竟真的来了。”

重重帘幕后面的人,赫然便是般若公主。

公主随意地依靠在榻上,如瀑黑发倾泄蜿蜒,柔软的白衫如莲瓣绽放,华丽冰冷的璎珞顺着胸前弧度隆起又垂落,曼妙身姿展露无疑。

臂钏、脚环如枷锁套在她纤细的胳膊和小腿上,但再耀眼夺目的宝珠首饰,在她面纱遮盖的绝美面孔之前,也要黯然失色。

朦胧的细纱遮住了她上半张脸,叫人看不透她的眼睛。

然而仅仅是半张脸,也已然足够倾倒众生。

般若公主是称号,因她曾是西域一黄沙古国金枝玉叶的娇贵公主。

在传说之中,古国受沙暴之灾,赤地千里,每年枉死数千人,般若公主心生慈悲,发大宏愿,自挖双目献祭苍天,令天道垂怜,降下甘霖。

古国化作绿洲,四方臣服,繁盛一时。

然而不知为何,没过多久,这强大的古国便忽然在一夜之间又消失在黄沙里,变成了一个传说。

般若公主被度母教接引为圣女,真正的名字,如今也鲜有人知了。

般若公主纤纤玉手支着脑袋,颇有兴致地问道:

“听起来,并非王妃找我,而是那个臭名昭著的镇北王世子,那个不能修炼的……纨绔?”

“是。”

“他来找我做什么?”

“听王妃的口吻,似乎是为了世子身上的毒,想请公主出手。”

元心汗如雨下,头抵着地面,恨不得把自己埋进土里。

这天下谁不知道那顾芳尘作恶多端,最喜好美色。

他找般若公主,能有什么正经事情?

解毒多半就是借口。

便是他脑子里想一想,那也是对公主殿下的极大亵渎,公主慈悲,平日里倒也罢了……

现在不仅是找上门来,居然还提前打探了公主的行踪!

阿弥陀佛,他只希望血不会溅到自己身上了……

般若公主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额头。

有趣。

她的行迹,便是眼天司都拿不到这份情报,更不要说是镇北王府一个假世子。

这绝非凑巧可以解释。

她轻启朱唇,问道:

“现下那位世子在何处?”

一旁浑身包裹在黑色斗篷之中的侍女弯下腰,道:

“山脚野渡口。”

般若公主忽地轻笑一声。

“真是一场好戏……你去吧。”

侍女点了点头,掀开纱帘朝门外走去。

元心战战兢兢地开口:

“公主这是要……”

公主懒懒地道:

“看不出来吗?”

“去请我们的世子殿下来作客。”

……

野渡口。

一片鸦雀无声。

只留下呼呼的夜风,带着芦苇微微摇晃。

顾元道满脸呆滞,目光几乎涣散。

无论是理智还是情感,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冲击。

风一吹,那无数由顾于野崩解形成的飞灰,还扑到了他的脸上。

他原本下意识因为震惊张开了嘴,这些飞灰险些进了他的嘴巴里,把他吓得连忙闭上嘴。

顾元道脸色苍白,颤抖地想要伸手去抓,然而这显然是徒劳。

他看向眼前面不改色的顾芳尘,难以置信地颤声道:

“你……你杀了父亲?”

顾芳尘挑了挑眉,咧嘴一笑,用手上的树枝接住了一片飞灰:

“瞎子应该不能当状元吧?你不会自己看么?”

他吹了一口气,把飞灰吹散,耸了耸肩:

“要是你觉得不是我杀的,那我把这个闻名天下的机会让给你,也未尝不可。”

“毕竟是我鸠占鹊巢了十九年,唉,确实是对不住你,就当我的赔偿了。”

杀了镇北王,当然是闻名天下的机会。

当年青蛮三大高手围攻,都没能留下顾于野的命,谁能杀得了权倾朝野的兵圣,可不就得立马传遍整个修行界。

顾元道的身躯摇晃了一下,几乎听不清顾芳尘的话语。

他喃喃道:“君子应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君子应泰山崩于前……而……而……而面不改色……君子……君子……”

他从来没想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