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部,一眨眼就把几百部卖掉了,游人如织的西湖边上,谁看见这样的景色不想拍照留念呢,然后还能把相机带回去继续使用拍照,是不是就觉得很快乐幸福了?”
这些坚持抗拒改变的人,曾经也是站在斗争最前沿的坚定身影。
只是他们的经历决定了没法接受这样翻天覆地的思想改变,尤其是过去的十多年都在这样拉锯。
但说到这种场景天然就感兴趣了,还哈哈大笑:“对,对对对,二十年前我去过西湖,当时我也想拍照,但开会的人很多,没来得及啊。”
让卫东就吩咐了:“石头,回去找董姐要台相机来,下次您有机会可以拍些自己喜欢的场景,这就是我们搞这次影展的目的。”
身边随时带着俩小子是真好用。
石头跳起来就去了,让卫东再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在西山厂怎么得到国内七家感光材料厂,都在攻关研发生产国产彩色胶卷的信息:“现在市面上所有彩色胶卷都是进口货,从二十八元到三十七元一个,一个胶卷就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可还不得不买,不发展经济,就没有钱搞科研,这次到蓉都的感受就是国家已经穷到很多科研项目都停了,先保证这些科研人员、军工企业能吃饱饭。”
丝滑的换到这个角度。
狠狠抽了几口烟的老领导终于开始深思了。
尤启立也来跟这位领导面对面争论过,总是讨论各种体制的专业术语,纯属学术论战。
反得是让卫东这样只就事论事,不谈主义才更说得通:
“我从几家感光材料厂里寻来找去,觉得冀北的凯旋厂更能交流沟通,更有改革做事的气度,又请教了阳光日报的记者,一起找上门去,不然他们也不会搭理我这么个西南小子,可如果能把国产胶卷做出来,保证价格在十元左右,搭配人民相机是不是就顶住了外国胶卷的市场攻击?”
老领导皱紧眉:“不能禁止使用这些外国胶卷吗?”
让卫东摇头:“没有外国胶卷,我们甚至连学习提高生产彩卷的能力都没有,改革自己,对外开放,就是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我们自己,初期肯定会吃点亏,但坚持努力提高,总有一天会让我们的各行各业,所有产品都在全世界站上巅峰,我坚定不移的相信这点,反过来抗拒这种开放,担心初期的吃亏,就是闭关锁国,鸦片战争的教训还不够吗?”
理论这玩意儿吧,就是公说公有理,你有某位大佬的话语为佐证,他有那边权威的定义为基础,吵得不可开交的结果就是情绪上头,愈发打死结。
不懂理论的让卫东恰恰只摆事实,讲案例。
且不说他对未来的信心,单这不到一年他的实践就有足够多案例了。
这么个偏远山区地级市的老领导慢慢看着他:“小让啊,你要把这种坚定不移贯穿你的一生。”
让卫东当然点头了,这不废话吗。
他亲眼见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