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 庙会(2 / 2)

门,“我家的车借给你卖花用,从这个门里取放,不怕雨雪,也不怕风。”

袁竹看了十分满意,“老爷子,还是你厉害!我们今天去庙会,你有什么要捎的吗?”

“给我捎点爆竹烟花吧,我孙子想玩儿。”陈大用说着,从怀里掏出钱袋来。

袁竹连忙摆手,“不用你掏钱,今天卖了花,我给你孙子买!”

“袁老板真是大气,好,我替我孙子谢谢你了。”陈大用把钱袋揣回怀里,笑着说道。

“袁姑娘,我和你一起去吧。”杨恩说道。

“好,你也一起去吧。”袁竹说道。

杨恩推着车,进了袁家院子,停在了堂屋门口。

姜佑安已经把开花的水仙从棚子里挪了出来,五棵大一些的,每棵都有四到五个花枝,用了五个黑色的小盘子单独装,旁边围着小石头让它直立,还有三棵小一些的,每棵只有二大三个花枝,姜佑安用了一个大盘子来装,旁边也装点了一些小石头。

大家把水仙花搬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了车上,锁上了院门,高高兴兴往县里去。

到了城隍庙,才知道进去卖东西要交钱,她们只要又退出来,大门外各种摊位已经是满满当当,姜佑安决心明天要早点出门,今天只好先找一个稍远的角落凑合一下。

找好了位置,杨恩架上车,姜佑安打开了车上木箱的推拉门,水仙花的芳香扑鼻而来。

姜佑安拿出一盘放在木箱顶上,袁竹大声吆喝着卖水仙花,吸引了不少路过逛庙会的人。

有人询问水仙花怎么卖,袁竹看向姜佑安,姜佑安说单棵的五百文,三棵的一两银子,花盆赠送。

花朵娇艳,香味浓郁,搭配黑盘子也很好看,可惜价格太贵,很多人问了价,都摇摇头走开了。

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很多人在车前停留,又很快离去。

眼看到了中午,大家都饿了,花卖不出去,袁竹渐渐感到不耐烦起来,觉得是因为定价太高,才没有人买,劝姜佑安降降价,姜佑安不肯,

这时,一位带着仆人的姑娘买了两棵,付了一吊钱,姜佑安顿时喜笑颜开,捧着花递给了姑娘身后的仆人。

有了钱,袁竹带着阮荷去买了烧饼来,大家躲在箱子旁,背着风吃着饼,都觉得格外高兴。

下午又卖出去一棵之后,看着人群逐渐稀疏,姜佑安决定收摊回家,路上又在瓷器店买了几个黑盘子,还买了一块布,袁竹买了肉、糖还有爆竹,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回了家。

晚上留杨恩吃了丰盛的晚饭,才让他回去。

第二天天刚亮,杨恩就来了,今天水仙花开了大半,姜佑安分别放在盘子里装好了,大家一起搬到了车上,往县里走去。

到了城隍庙,抢占了一个离大门稍近的位置,姜佑安把提前绑在杆上的幌子拿出来,把杆绑在车头和车尾,寒风吹过,布舒展开来,只见左边写着“金盏银台”,右边写着“凌波仙子”,格外引人注目。

姜佑安拿出一盘花来放在木箱顶上,五棵水仙花挤挤挨挨,开得热闹极了,她又拿出两盘来,一盘三棵水仙的,花球小一些,花枝也少一些,一盘一棵水仙的,花球很大,一棵就开做一团。

三盘花摆上去,当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寒冬腊月,实属罕见,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观看,询问价格的人比昨天多了两倍。

姜佑安笑得十分灿烂,一一跟人介绍,这五棵的,二两银子,这三棵的,一两银子,这单独一棵的,五百文,盘子赠送。

众人听了,啧啧感叹。

出得起钱的,当场付钱就把花捧走了,买不起的,看一看也就走了,还有的当真喜欢,却也嫌价格贵,在旁边久久驻足,不舍离去,跟姜佑安攀谈起来,说昨天就听说庙会上有卖水仙的,今天特意前来,姜佑安见人说得诚恳,便降价卖了他一棵。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花却不多了,袁竹把剩下的水仙都放到箱子顶上,大声吆喝,还不到中午,车上的水仙花就全都卖光了。收拾幌子的时候,还有人来询问,袁竹笑着告知,明天还会接着卖。

杨恩推着车出了县城,车上装满了各种年货,有鸡、鸭、鱼和猪肉,有糖、油、豆子、芝麻和调料,有红纸和门神,还有给阮荷买的书、头绳和珠花,给李长风买的护耳,给杨恩买的手套,给姜佑安买的干果和点心。

走在路上,每个人都是红光满面,大家说说笑笑回了家。

袁竹拿出钥匙来开门,忽然有一黑皮壮汉骑着马追来,在袁家门口勒住了缰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