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直接补充合成他们的原材料即可。
这项技术已然成为治疗相关神经系统疾病,诸如如帕金森病、抑郁症、adhd之类的疾病的常规手段。
这些前体就像是加工成半成品的零件一样,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送到大脑组装成成品,也就是说,一旦前体多了,就可以在体内合成更多的多巴胺与内吗啡。
更关键的是,部分化学物质因为是前体物质,不会失控,不会拥有类似成瘾品一样变态的成瘾反应,也没有戒断反应,持续时间长,并且一旦不根据规格使用反而会引发各种严重副作用。
然而前体的使用仍然需要严格管制,这一部分受限于神经递质本身的限制,虽然没有生理依赖,但是心理依赖是没办法解决的。
类似适量的运动会引起内吗啡的产生,于是有人会对运动上瘾一样,这是个体趋向积极方向的效果,没法说理。
不过显然没办法让病人去运动产生内源性内吗啡,这不科学也不现实,因此齐院士才干脆的提出了外源性补充前体物质。
但是,外源性补充仍然需要非常谨慎,即便是再微小的疏忽在现在的数量级之下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