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50年代的新炎国能轻易搞定的。
就说探测部分吧。
这需要对微波、天线等知识有深入理解,还得掌握脉冲、信号处理等尖端技术。
而现在,国内无线电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人才、设备都极度匮乏。
更别提雷达这种更高端的东西了。
再看控制部分。
火控系统的核心,是一台能够进行快速计算的机器。
鹰酱的sCr584是依托当时最先进的机械式计算机才实现的。
可新炎国,连最基础的电子管计算机都还没搞出来,更遑论这种为军事定制的专用设备了。
至于伺服驱动、陀螺平台等精密机械,也都是一个个技术难关。
没有相关的工业基础,就连图纸都很难从无到有设计出来,更不用说投产了。
种种困难摆在眼前,陈平安意识到,火控雷达虽然前景诱人,但一时半会儿是指望不上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把新式高射炮的量产任务抓好、抓快、抓出成效来。
想到这里,陈平安重新振作了精神。
赵部长听完之后,也是一脸的兴奋。他大手一挥,当即拍板:
"好!既然性能这么优秀,那咱们就马上立项,争取早日装备部队!就叫52式高射炮,寓意是1952年研制成功,怎么样?
"
陈平安连连点头。52式,非常典型的名字。
它一定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大放异彩,成为防空力量的中流砥柱!
……
随后的几天里,陈平安几乎是泡在兵工厂里。从
设计到工艺,从采购到组装,他事无巨细地安排着一切。
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首批炮的制造任务。
看着车间里整齐排列的崭新炮筒,陈平安的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陈平安忙于高射炮量产的这段日子里,他真可谓是废寝忘食。
每天凌晨去厂里,深夜才回到家中。
连轴转了好几天,总算把手头的重要工作都交代妥当。
这天,难得的休息日。
陈平安睡到自然醒,正准备吃过午饭再去趟厂里时,关巧红急匆匆地跑来。
"哥,雪茹姐说找你有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