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兜着,按照伱们的心意,去为这天下苍生博一条出路!”
“毕竟,这天下,始终要交到你们兄弟的手中,咱拦不住。”
说话间,朱元璋又是上前,将双手搭在了朱棡与朱标头上,轻轻的揉了揉,就像小时候朱元璋牵着朱标,抱着朱棡,走在凤阳的路上,父子间,笑容始终未曾变过。
而那份对于他们兄弟的疼爱,或许不会表露出来,但穷其一生,朱元璋都在保护他的孩子,默默的保护他与她的孩子。
“爹!”
一瞬间,朱棡与朱标便是红了眼眶,一抹泪光划过。
在这一刻,朱棡与朱标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父皇朱元璋那超越皇权、深沉而细腻的慈爱。
这份慈爱,穿透了宫殿的巍峨与权力的光环,触及了他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他们意识到,在至高无上的皇位背后,朱元璋首先是一位父亲,有着对子女无尽的关怀与厚爱!
而这份慈爱,使得他们的眼泪几欲夺眶而出!
“你们都是爹的好儿子,咱因为你们而骄傲!”
朱元璋又是用手为朱棡与朱标抹掉眼泪,眼中更是满是骄傲之色!
父慈子孝,光凭这一点,朱元璋觉得自己远胜自明之前的所有皇帝!
为什么?
儿子孝顺啊,纵然一心想变革,但还在顾及自家老父亲的感受,甚至只要朱元璋不愿意,朱棡便卸兵权,返太原,此生永不再起!
那身为父亲的朱元璋,岂能伤了孩子的心?
便让他们干吧!放手去干吧!
即便是失败了,还有他朱元璋,还有淮西为他们兜底!
所以,有爹在,别怕输!
大不了重头再来,这天下,依旧是咱朱元璋的!
朱元璋又是缓缓抬起头,周身闪过一抹浑厚的霸气势!
又或者,这是来自于开国皇帝的自信!
“儿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朱棡与朱标又是重重的冲朱元璋磕了几个响头,方才郑重开口道。
“明日以后,咱会吩咐标儿监国,棡儿辅政。”
望向眼前这一幕,朱元璋又是伸出手,扶起两个儿子,方才开口笑道:“至于咱,想回老家瞅瞅,带着你们娘,回去看看你们的爷爷奶奶。”
“好!”
朱棡与朱标异口同声道。
“嗯。”
马皇后也是轻轻点头,并未反驳,但又是道:“可出发之前,先定好老三的亲事,而该有礼节,一个都不能缺!”
“那是自然。”
朱元璋想都没想,便是点了点头。
“对了,棡儿的纳采礼,还有宣布婚事的圣旨,咱想请姐夫为咱跑一趟。”
顿了顿,朱元璋又是看向马皇后道。
“那你估计得亲自去一趟。”
对此,马皇后想了想,方才点头道。
“姑父。”
朱棡与朱标倒是齐声开口道。
李贞。
曹国公李文忠之父,也是朱元璋亲姐姐朱佛女的丈夫!
朱元璋开国之时,便封李贞为恩亲侯。
洪武三年,又为李贞加封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
更是大明独一份的一门双国公!
而且朱元璋极为敬重李贞,这也是幼年时,李贞对于朱元璋的爱护,所以朱元璋在称帝以后,在所有亲戚之中,对于李贞最为照顾。
所以请这位为使者,前往谢家宣读圣旨与送定,绝对是大明顶格的荣宠!
“这有点”
朱棡刚想开口,但却被朱元璋打断道:“你姑父为您送定,你不愿意?”
“自然愿意,只是姑父年纪大了,还为我操劳,儿子觉得有点.”
朱棡连忙摆手,但还是欲言又止道。
“就按咱的意思来。”
朱元璋仍是摆了摆手。
“好吧。”
朱棡明白拗不过朱元璋,便是迟疑了一下,放下点头。
“陛下,谢大人到了。”
而就是此时,王景弘又是躬身入宫道。
“嗯。”
闻言,朱元璋轻轻点头,便是摆手示意,让谢成进来。
“那儿子,先走一步?”
对此,朱棡又是出声道。
“就去偏殿吧。”
朱元璋想了想,便是指向偏殿道。
“嗯。”
朱棡当即起身。
“老大留下。”
只是朱标起身的瞬间,朱元璋又是出声道。
“好。”
朱标虽不明其意,但还是留了下来。
“臣谢成,叩见陛下,叩见娘娘,叩见太子殿下。”
也是此时,谢成躬身入内,并且看向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有朱标道。
“此间,无外人,还是换个称呼吧。”
朱元璋瞥了一眼谢成,便是出声道:“赐座。”
“谢上位。”
谢成也是顺坡下驴,坐在了侍女搬过来的椅子上,方才谢恩道。
“王景弘,宣旨吧。”
眼见谢成坐定,朱元璋便是看向王景弘道。
顿了顿,朱元璋又是看向谢成道:“就坐着听旨吧,没外人,不用多礼。”
“谢上位。”
谢成有点受宠如惊。
但也明白,这份恩宠,不仅仅是老兄弟之间的恩宠,更是有晋王朱棡的影子在其中。
要不然,谁还能坐着接旨?
毕竟众所周知,朱元璋对于朱棡的爱护之情,从不弱于太子朱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治世,必赖股肱之臣,内外协力,方能固邦安民,兴盛世之基。今有臣封谢,出身勋门,性资忠纯,才兼文武,历仕多载,功勋卓著。
“北拒胡虏,南抚夷狄,中流砥柱,屡建奇功,其忠勇仁智,朝野共鉴。”
“朕念其劳绩昭著,忠心可嘉,特循古制,晋永平侯,食邑千户,赏钞千贯,绸缎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