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134.第133章 朱棡所图,海面战略纵深布局,亦为东出,荡平倭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4.第133章 朱棡所图,海面战略纵深布局,亦为东出,荡平倭寇!(2 / 3)

中南半岛。”

朱棡想了想,方才开口道。

“那为什么一定要拿下这个所谓的中南半岛?”

朱标先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过多在意,反而是问道。

“只有一点,我们就一定要拿下中南半岛。”

提起这一茬,朱棡直接开口道。

“哪一点?”

朱标也是好奇道。

“我派人调查过,中南半岛的气候温暖,极其适合种植粮食,所以那里的粮食产出巨大。”

“那要是我们掌控了中南半岛,那它就可以成为我大明的粮仓,而且以我的估计,养活现在的大明人口,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再加上大明也有粮食产出,双重保障之下,我大明的百姓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而且中南半岛的地理位置,更是有利于我大明战略的部署。”“所以这个中南半岛,不管它上面有多少政权,多少国家,都要使其灭亡,将其并入我大明。”

朱棡紧了紧身上的衣袍,便是道。

粮食,永远是一个国家的重点。

因为有粮食,人口才会成倍的增长。

这就足以体现出中南半岛的价值,是乌斯藏永远无法媲美的。

“按照你说的,我的确很心动。”

“但是想拿下中南半岛,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容易?”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心动,但还是摇了摇头道。

这可不是面对一个政权,而是面对极多的政权。

所以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大明真的能啃得动这块肉骨头?

恐怕也不容易。

“就算它是一块难啃的犟骨头,大明也得给它啃下来。”

“而若是没有人领兵,那就由我来领兵。”

朱棡摆了摆手道。

毕竟布了这么久的局,岂能因为一句难啃,就真的松手。

那这趟子大明,朱棡岂不是白穿了?

而且现在的大明很强,强大到让人发指。

所以想拿下中南半岛,其实并不难,而且想要做到人口大融合,依照目前的这个时代,反而会更加的容易。

还有就是如此一来,中南半岛便永远与大明难以割舍,后世的皇帝也不会想放弃这些领土。

那经过一代一代,又一代,大明如何不能强盛?

这天下也终将会走向盛世的顶峰。

“对了,还有就是将咱们的那些叔伯,留在京师的原因,一也是在为中南半岛做准备。”

“因为咱们的那些叔伯,都是开疆拓土的猛将,所以从陆地进军,拿下中南半岛,咱们的那些叔伯,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只不过这性子,确实得给他们改一改,以免日后惹出祸端,我们难以收场。”

“所以我打算在京师修建一座以军事为主题的学院,将咱们的这些叔伯,还有军中有才能的将领,全部送进去。”

“从而将他们打造成具备一定军事素养的大明高级将领。”

“也就是洪武军事学院,立世于应天府,广揽天下军武之才,横刀立马。”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顿了顿,朱棡又是看向朱标笑着说道。

“洪武军事学院?”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便是摇了摇头道:“以咱们那些叔伯的能力,谁能教导得了他们?”

洪武军事学院若是培养年轻人才,那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但若是想培养那群老油条,战场上的杀才,伱这纯纯开玩笑了。

他们哪个不是攻城掠地、开疆拓土的猛将?

所以谁去教导他们?

谁能教导他们?

更别提他们这群叔伯服不服管束,会不会惹出乱子。

甚至朱标都不用想,一旦开办洪武军事学院,他们这群叔伯绝对会闹翻天,然后各种借口推脱,绝对不可能报道。

“开国六国公,哪个不能教导他们?”

朱棡的嘴角倒是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六国公政务繁忙,而且身兼要职,真的有时间去教导咱们的那些叔伯?”

朱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还是挑起眉头道。

大明的开国六国公,特别是现在还是大明开国初期,所以他们都身兼重任。

而且即便是他们能同意,他们家老爷子也不可能同意。

毕竟将这些将领,全部送进洪武军事学院,虽然对未来有所益处。

但对于现在的朝堂政治体系,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所以不仅仅是要考虑长远问题,也要考虑眼下的问题。

不能真的只顾头,不顾屁股。

“六国公只是震慑,而对于叔伯们的军事造诣,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确很强。”

“所以洪武军事学院,只有军事理论,但实践出真知,所以能教导的东西很少。”

“可问题是开办洪武学院的初衷,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嘛?”

“也就是恪守军纪,让他们明白,身为军人的天职那是守土保国,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这是当务之急。”

“然而往长远看来,军事学院的设立,也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大明提供军事人才。”

“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军事力量的控制和统一指挥,减少地方势力对军队的私人影响,从而巩固皇权和国家的统一。”

“还有促进军事的技术创新,集中资源进行军事科技的研究与教学。”

“比如火器的改良与使用、新型战术的开发等,加速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在军队中的普及。”

“再者,将礼法与军事相结合,便可以塑造出既有高度纪律性又忠于大明的军人,加深军队对大明的认同感和国家使命感。”

“而且还能推动军事教育,减少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你们想想,这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