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伏法,是时候干正事了。”
“吐蕃截杀乌斯藏贡使,反复无信,叛我大明,今胡惟庸入狱,改革皆毕,是时候给他们来一个深刻的教训了。”
“沐英、朱樉何在?”
朱元璋从皇坐上站起身,一声大喝。
“末将在!”
“儿臣在!”
沐英和朱樉纷纷上前,对着朱元璋施礼道。
“你二人军队可整训妥当?”
朱元璋看向二人开口问道。
“回陛下,末将所部军队兵甲充足,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征,为陛下攻取乌斯藏!”
沐英对着朱元璋行军礼道。
“咱也一样!”
朱樉点头,跃跃欲试。
“好!传朕圣旨,今日便举行誓师仪式,大军开拔,从此之后,朕要让乌斯藏之民见咱大明军旗,如见神明!”
朱元璋一声大喝,直接敲定了攻取乌斯藏。
“老头还是怕我把他军费借出去啊。”
朱棡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
“噗!咱爹不就是这样吗?”
“天大地大,干仗最大,先把军费给足了,咱爹才能放心让你去折腾啊。”旁边的朱标噗嗤一笑道。
“你们两个混小子嘀咕什么呢?”
“走了,跟咱一切去给大明的将士誓师践行。”
朱元璋瞪了朱标和朱棡一眼没好气道。
两个臭小子,在咱旁边大声密谋编排咱?
以为咱听不见?
咱还没老到耳聋的地步啊!
咚咚咚——
应天府外,战鼓隆隆,一队队大明将士刀剑森寒,甲胄鲜亮,煞气冲霄,宛如天上神兵!
寻常士卒见了,怕是直接会吓破胆,根本不敢与之对阵。
历史几大强军之一——满饷的明军!
而洪武朝的明军,于明军之中,同样是强中强,其中气象,自当非比寻常。
也难怪朱元璋敢于直接让年轻一辈领兵,能把沐英和朱樉一起派过去,已经够给乌斯藏诸部面子了。
如果不是朝廷中可能有不同声音,朱元璋甚至都有可能直接让朱棣去把乌斯藏诸部打发了。
高原苦寒,粮草、军备、训练都远不如大明将士,若非有着天险地利,完全都不够给大明当一盘菜的。
“诸位,乌斯藏诸部反叛大明,言而无信,挑衅咱大明的威严,咱大明的将士,能答应吗?”
朱元璋立于高台上一声大喝。
锵——
“杀!”
“杀!”
沐英和朱樉齐齐拔起腰间佩剑,一声怒吼。
“杀!”
“杀!”
随着正副统帅回应,一众大明将士也是纷纷怒吼,杀声震天,连天空的云朵,都被冲散。
“好!”
“为了大明,为了大明千千万万百姓,这杯酒,朕敬尔等!待将士凯旋,再行把酒!”
朱元璋高举手中酒杯一饮而尽。
“敬陛下!战!”
“敬陛下!战!”
…
这一次,都不用沐英和朱樉提前带头,在他们举起酒杯开口时,大明将士也是纷纷有了动作,举杯怒吼。
“出征!”
咚——
朱元璋接过身旁太监递过来的鼓槌,亲自狠狠敲在了高台之旁的战鼓之上。
踏踏踏——
随着朱元璋最后一声战鼓敲响,一众大明将士纷纷转身,向西而去。
此战,不破乌斯终不还!
“老三,你说沐英和老二多长时间才能回来?”
回府的车辇上,朱标对着朱棡发问道。
“按照行军,大概半年之久吧。”
“毕竟赶路也需要时间。”
朱棡随着朱标答道。
“哦?”
“你知道老二他们的作战计划?”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嗯,知道一些,这一战,为了防止乌斯藏诸部逃窜,形成流寇,干扰我大明后续对乌斯藏地区的控制。”
“老二和沐英商量之后,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沐英率领,正常行军速度,从蜀地直接入藏。”
“另一路,由老二率领,绕路玉门关,从西域方向杀进藏地,直接让乌斯藏诸部不可能向西域逃窜、”
“最终被逼到那雄伟山脉的死角。”
朱棡对着朱标道。
“这种事,老二他连我都没告诉,为什么专程告诉你?”
朱标有些无奈道。
“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后勤呗,绕路西域,后勤困难,所以我给了他两支套壳商队,给他在西域囤积物资。”
朱棡对朱标说道。
“什么叫套壳商队?”
朱标有些发愣。
“嗯就是用了那两个商队的名,以他们的名义囤积物资在西域,防止乌斯藏人提前察觉。”
“实际上那商队早已经换成了老二的后勤队伍,而且已经提前出发,现在老二一个月的战备物资应该都已经堆满了。”
朱棡呵呵一笑道。
“我没猜错的话,这招,是你给他出的吧?”
朱标扫了朱棡一眼道。
“明知故问。”
“你那个学堂搞得怎么样了,百姓门应该还算热情吧?”
朱棡撇了撇嘴,随即对着朱标道。
“热情?何止是热情?”
“到现在应天府报名的孩子,还在源源不断赶来,我甚至感觉我那圈了上百亩地的学堂修小了。”
朱标既无奈又得意道。
“呵呵。”
“看来这学堂策略还是不错了,等应天府的学堂彻底稳定下来,或许咱就可以把学堂推广到全大明了。”
“不管怎么说,全大明的百姓多少都认一些大明字,会说几句大明官话,才能更有认同大明这个帝国的感觉啊。”
朱棡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