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越发衰弱。
经此之后,燕国在幅员上一跃超过赵、齐、韩三国,仅次于秦、楚两国,在列国中位居第三(仅限土地面积)。
秦开可以说是整个燕国八百年来稳进前三的名将,强将。他和燕昭王君臣一心,君贤将强,相互成就千古功业。
秦舞阳就是这样听着祖父的光辉事迹,伟大功业长大的,他一向最是尊崇其祖父,以其为毕生偶像。
毕生梦想,就是像祖父那样南征北战,纵横驰骋,建立起令人千古传颂的功绩,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为此他自幼便努力修行,虽然吃不了什么苦,读的书也少了些。
他看不上读书,只觉得大丈夫还是要金戈铁马,冲锋陷阵才是正途!也因此修为终是还过得去的,不比大家精英弟子差。不过因为他是家中嫡子,生活优渥,也轮不到他上战场。
其成年以后,因其家世,直接便去了王宫作为燕王喜的问政舍人,类似于嬴政的侍中,成为了燕王喜的心腹。
这次的大事,燕王喜便交给了他来做。燕王喜拿捏这么一个年轻人,自然是手到擒来。只是一个名传天下,名留青史就刺激的秦舞阳晕头转向,将生死抛于脑后。
燕丹为这个临阵换人的做法,气的火冒三丈,可是终究还是没办法,只能忍了。并且还要积极与秦舞阳沟通,将秦舞阳也拉上自己的战车。
这等大事,瞒着副使是不可能的。
而且,多他一人总比少他一人要好,秦舞阳修为也算高超,算得上是一个好的助力。
但是出乎燕丹预料的是,在悄悄透露秦舞阳这次入秦实际是要屠龙的时候,秦舞阳虽然有些惊讶,但是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不止是没有恐惧,甚至还有些跃跃欲试。
对于秦舞阳的忠诚,燕丹并不担心,秦家四五代人都是燕国的贵族,世代重臣,不可能有别的心思,但是秦舞阳这么干脆,燕丹还是心中不安。
再三试探过后,确定秦舞阳满脑子想的只有留名千古,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唉,这货色靠不住了,看来还是只能全靠次非了。
而且,父王想必是清楚自己的谋划了。
这一切太顺利了。
财力的支持,随意进出的宝库,使臣的人选,割让土地城池贺礼的厚重,这一切都证明,自己做的一切都有着父王暗地里的大力支持。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毫无顾忌的放手一搏。
是啊,没有父王的支持,怎么可能做到现在的一切呢?
虽然得到了支持,但是燕丹现在却是心如冰雪一般寒冷。
父王、父王,你是又要放弃我了吗?
就像曾经一样。
荆轲对于副使换人一事,是有喜有愁。
喜的是好兄弟的性命留下了。
愁的是换的这个人,怕是不太靠得住。
最终也只能一声长叹,时也命也。本也就只是为了加一道保险,就当做从始至终没有帮手吧,人终究还是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