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而战。
只是主将说打就打。
最底层的小卒们的性命就好似风中落叶,风往哪吹他们就得往哪里走。
年年征战,王侯将相是什么都拥有了。
权力、地位、金钱、女人。
可最底层的士卒们只能接连赴死。
不知为何而战。
在襄阳城前线正打得激动的时候。
王权并没有当逃兵,而是去搬救兵去了。
襄阳城中的街道中,王权骑着大马,背上背着一杆染红了敌人鲜血的旗帜。
这群百姓需要他来唤醒野性。
这种危机关头,王权也顾不上啥要不要脸了。
只能使出浑身解数,传销**、屠龙术、话术、伟大的同志信仰之术全都使出来。
王权还就不信了,搬出后世伟大人物们的与民同在的信仰,百姓想要的和平百年的承诺。
这场战斗还能败北?!
曹震请不动的人,我王权来请!
让百姓跟士兵有信仰,让他们不再不知为何而战。
为和平而战。
如此,天下诸侯谁能匹敌?
想到这里,王权揭下獠牙面具塞进了怀中,右手从后背拔起那杆染红的旗帜紧紧握在手中。
鲜血染红的旗帜随着王权的战马奔腾而飘扬。
旗帜上写着的四个大字极其显眼。
【天下太平】
这旗帜王权并没有写上曹军,或是大汉。
更没有写上他王权的署名或是哪一个将领的字。
只有简简单单的天下太平。
但这看似简单的四字,却重如泰山。
踏踏踏!
踏踏踏!
马蹄声响彻大街小巷。
王权神情严肃,左手紧捏缰绳,右手高举随风飘扬的旗帜,用他发自肺腑的真诚震声呐喊道:
“乡亲们!”
“连续的战火,让我们曹军囚徒、死士、守城士兵总共四千人的队伍打到只剩下不足两千人!”
“刘备率领大军公然与大汉对抗,他的背叛大汉正室,诛杀大汉的命脉守护者!”
“我们守城将士被迫发动了反击!”
“昨夜常山赵子龙率九百死士去讨伐刘备,取其人头!”
“就是要向天下人证明,我们守护大汉的命脉守护者还活着!”
王权一边骑着大马高举旗帜歇斯底里的呐喊着,一边观察周围各家百姓的动向。
他赫然发现两侧的房屋内不管是窗边还是门前,都围满了侧耳倾听的群众。
似乎都在安静的想要听王权说什么。
“可能大家现在不会信我,但终有一天你们会明白我们大汉和平守护者!”
“会相信我们!”
“会支持我们!”
“为建立一个人人能吃饱饭,天下太平没有战争的新国度而奋斗!”
这几句话刚刚说出口。
那些躲在暗处窗边观看的百姓们,竟是接二连三的推门而出,站在了自家门前听王权呐喊。
不是王权声音大就有道理。
而是王权所说的这一切,的确是他们心中所念心中所想。
身为最底层的他们,年年遭受战火纷争的洗礼。
吃不饱穿不暖,被迫送儿送父去战场赴死的家庭不在少数。
他们也不知道自家丈夫,自家父亲,自家儿子被迫去战场上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帮诸侯们争夺王位?
为了帮诸侯们图下霸业?
占领城池?!
不!
他们啥也不知道,只知道上战场会死。
而现在。
这一刻。
王权让对未来模糊不清,没有奋斗目标的他们有了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
那便是为和平而战!
为人人能吃饱饭而战!
为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战!
王权看着周围一个接着一个站出家门的百姓,他第一次感受到那难以言喻的振奋心情。
本来在说这番话之前,他是抱着能打赢刘备的小心思来召唤他们。
可现在。
望着百姓们本就黯淡无光的眼神当中,在注视着他王权的那一刻,百姓们没有光的眼神中竟是多了一丝渴望的光芒。
王权头皮发麻了。
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袭上心头。
百姓们看向自己的眼神,仿佛此刻的自己就是照耀进身在黑暗中的他们的一束光。
见此一幕,王权便知自己玩大了。
这一刻。
王权的良知不允许他真去忽悠这群可爱的人了。
既然如此。
那便让襄阳从此太平。
王权再度发声呐喊,最不靠谱的他,喊出了最靠谱的话:
“吾乃风清扬富贵,我答应你们击退刘备大军起,还你们百年太平!”
“襄阳百年之内不再有战火洗礼!”
“那些在战场上被诸侯们战火洗礼过的士卒灵魂!将同百姓们的命运融在一起!”
“我们为天下太平而战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
话语声回荡众人耳边。
让他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甚至有人热泪盈眶的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拳头。
一个人举起。
两个人举起。
转眼间。
王权竟是看见整条街道站着的百姓越来越多,整条街的百姓都高高举起了他们的拳头。
这是为和平而举的拳头。
清晨朝阳照射的第一缕曙光好巧不巧的洒落在了王权的背影上。
尽管他身上穿的金甲战衣被阳光照得耀眼,可此时被照得最为耀眼的还是王权高高举起的血色旗帜上面的四个大字。
天下太平!
突然人群中一个百姓主动的站了出来,走到街道旁弯腰捡起了曹震之前率领士兵发放在各家百姓门前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