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场景中才有的书籍检索功能,眼前弹出光影界面。
在界面检索栏输入“地泉”,顿时记录有地泉的书籍在界面中罗列。
孟远找到指引提示说的《杂草录32册》,顿时眼前浮现一行文字:
【挑战者提示:正在获取书籍……。】
抬头看向书架,只见第八排书架上方飞出一本厚重书籍,在他身前悬停后陡然下落。
孟远连忙伸手接住。
带着书籍来到阅读区,他将书籍摆放在阅读台上。
砰!
书籍封皮上雕刻着“杂草录”三个大字,摆放在阅读台上占据一格面积,且厚度惊人,拿手指对照,比他食指的长度还厚半截。
翻开第一页,书页散发陈年纸张特有的香气,与周围空气中弥漫的墨香交织。
搜索目录的过程让孟远顿感头疼,这目录量都快比得上一门灵植学的专业书籍了。
翻看三页目录后,孟远扭头看向指引分身:
“指引哥,帮帮孩子。”
【第595页有记录。】
得到指引回答,孟远当即将书籍翻至第595页。
书页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细致入微的插画。
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了一朵盛开的地泉,瓣层层叠叠,每一片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表面散发淡淡蓝光。
瓣边缘还点缀着细小露珠,晶莹剔透,宛如珍珠般闪耀,为整朵增添了几分灵动。
插画旁,是一段详尽的文字描述。
下方,地泉的每一个生长周期旁都有文字描述与对应插画,显示植物的生长状态。
“有救了!”
看到如此详细的记录,孟远兴奋握拳。
他没想到游戏里竟然真有这方面的记录,书页上还详细罗列了地泉不同培育方式生成的品种类型。
只需要照抄,他就能完成作业。
但游戏里的信息无法传输至外界,他现在必须将上面的内容全部背记下来才行。
孟远在这时坐下,进入学习状态。
时间流逝。
外面天色渐暗,空间上方的金轮变成一轮皓月,孟远啃着空间行囊里存放的灵鱼肉,还在背记地泉的相关内容。
期间他发现,书籍具有自动净化功能。
他沾满油渍的手触碰书籍后,污渍就会被自动净化,不会影响到下一个人的阅读体验。
总共两页相关知识,孟远费7小时将其全部背记。
复习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后,他起身唤出功能面板,退出游戏。
30秒的等待结束,视线被一层漆黑色笼罩。
回到现实,孟远快步来到电脑桌前,趁着还未忘却内容前将背记内容一字不差的敲打。
做完这一切,孟远心情大好。
对他而言,专业岗位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父母脸上有光,能给他好脸色看。
打开邮件箱,他将自己抄写的内容发送给灵植培育中心。
接下来只需要应对两天后的考试即可。
这个不难,实践才是考试的核心,试卷考题都有标准答案。
至于抄写发送的内容是否能够通过灵植培育中心的专业检验,他更不担心。
月蚀族在游戏里提供的都是权威知识,人族在灵植领域的绝大部分知识也都是月蚀族提供,绝对不会有问题。
……
半天后。
云隐城,灵植培育基地。
田北佩戴着一副无框智能眼镜,坐在虚拟屏幕前,眉头紧皱。
屏幕上显示的是学员提交的一份地泉培育观察记录资料,其中着重写了培育中的发现与改良方案。
但他越看越不对劲。
这些资料过于详细,许多还都是灵植信息库里没有记录的内容。
“这学员可真能编啊。”
田北推了一下智能眼镜,决定重看一遍。
【地泉生长记录】:
萌芽期
地泉的种子种植在富含灵气与矿物养分的土壤之中,土壤具备疏松透气且微微湿润的特质。
在适宜的温度与灵气滋养下,种子开始缓缓吸收周围的能量,种皮渐渐软化破开,从中探出稚嫩根芽。
这时候的根芽如同一把小巧的锥子,奋力向下扎入土壤深处,探寻更为稳定和充足的水分与养分来源,子叶努力向上生长,紧紧包裹尚未展开的真叶,颜色呈现出浅淡的黄绿色,微微蜷缩,此时的地泉整体高度不过寸许。
幼苗期
当根芽在土壤中初步站稳脚跟,地泉便进入了幼苗期。
其根系迅速分支蔓延,如同细密的网络在盆中交错纵横,不仅增强了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还起到了稳固植株的作用,泥土往上部分的茎干逐渐变得粗壮,颜色也由最初的嫩绿转为鲜绿,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绒毛,触感轻柔。
叶片开始舒展开来,呈椭圆形,边缘略带锯齿状,叶脉清晰可见,犹如大地的脉络一般,为叶片输送着生命的能量。
这一时期,地泉对光照的需求逐渐增加,需要充足而柔和的光线来促进光合作用,还需要浇灌灵液助力成长,土壤中的养分供应变得至关重要。
幼苗期的地泉高度可长至三尺左右,虽然依旧稚嫩,但已初现其独特的形态与韵味。
成长期、期、果期……。
生长周期变化记录在田北看来,内容过于详细,且存在与事实不符的内容。
例如写了地泉的幼年期可以长至三尺,也就是一米高度。
这哪是幼苗,果期的地泉都生长不到三尺,内容完全就是胡乱编造。
但生长周期又记录的十分详细,让他找不到丝毫破绽,可以看出学员确实用心了。
到了这里,内容还算正常,再往后的内容就开始玄幻和抽象了。
【灵植习性提示】:
地泉偏好阴暗潮湿且有灵气滋润的环境,其在夜间的灵气吸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