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汉官> 第19章:跨海而来【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跨海而来【4K】(2 / 3)

莱郡便有海商张伯路起义,当时其人自称“将军”,时常乘船浮海抄掠滨海九郡,汉军一旦追击他便或遁走辽东,或隐匿于海岛之上,一旦汉军退却,他便复又抄掠东莱之间。

所以能在渤海之上做海贸生意的,几乎都和海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算是管氏的家族底蕴之一。

对此魏哲自然是格外满意,又是寒暄再三,方才登船离去。

从东莱郡渡海至辽东,主要航线其实就是由三山岛至杳津。

辽东半岛南端之“杳津”,便是后世的辽宁旅顺老铁山一带。

虽然如今旅顺港并未经过系统开发,但是天然优良的水文环境还是让这处不冻港成为了北上登陆的首选。

至于这老铁山为何要叫“杳津”,全因辽东半岛南端都归杳氏县管辖。

故此待魏哲登陆之后,便可从杳氏县由陆路直趋西安平县。

从西安平县跨过鸭绿江,魏哲才算是跨入乐浪郡境内。

……

次日,经过一日的航行,魏哲与船首、苍头等人也熟稔了起来。

船首与苍头等人也知道魏哲是管氏的新婿,故此对他也很是巴结。

对于自己一行人被主家当礼物送人,更是没有半点不爽,反而颇为高兴。

毕竟管氏对魏哲如此看重,岂不是说明他们跟对人了?

故此在闲聊之时,这些人对魏哲也是知无不言。

船首更是可惜道:“郎君来的不巧,若是夏秋时节便要省力多了。”

魏哲闻言顿时好奇道:“哦?怎么说?”

那船首闻言当即颇为得意的沾水在船板上画图示意道:“郎君在杳津上岸,还需走数百里陆路方可到达乐浪郡。”

“可若是夏秋之时乘船浮海,那便可一路直趋朝鲜城下,何其轻松!”

对了,船首口中的“朝鲜城”便是如今乐浪郡的郡治所在。

而如今的朝鲜县,便是后世的平壤。

因为大同江自朝鲜城外流过,故船首所言直抵城下之说还真不是大话。

虽然最后一程沿大同江逆流而上辛苦了点,但苍头们赚的就是这个苦力钱。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倒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横穿东海而行,老丈难道不惧风浪吗?若是迷航了怎么办?”

闻听此言,那船首古铜色的脸庞顿时露出一丝骄傲的神情:

“风浪虽比渤海大点,但小老儿还从未迷路过,便是闭着眼也能游回去。”

当然,游回去自然是吹牛的,可是这船首的本领倒是一点不假。

毕竟他早前就是跟着管承在海上厮混的,被大汉水军追急了哪没去过?

实际上管氏船队中的骨干船员都是这么训练出来的。

只有最优秀的船首与技术最过硬的苍头,才能上岸吃安生饭。

当魏哲了解了管氏的船员培训机制时,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这老丈人还真是深藏不露呀!人才!

数日后,乐浪郡朝鲜城外。

当魏哲一行人赶到时,老远便看见钟扈骑着马在官道上等候了。

“伯彦,你这脚程可真够快的!”

看着钟扈眼中的倦色,魏哲便估计他肯定是一路来回奔波,没有休息。

要知道玄菟郡候城县和乐浪郡可是一北一东。钟扈相当于从东莱郡出发绕了一个直角大弯才赶到的乐浪郡。

如此奔波劳碌,也就是钟扈这样的虎士才能吃得消。

不过钟扈却没有喊累,见到魏哲的第一面便将一封家书交给了他。

“家主很高兴,这是他让我交给你的!”

钟扈也算是魏宣看着长大的,不过他还是第一次见老家主流泪。

见钟扈这么一说,魏哲嘴角也忍不住嘴角微翘。

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不过他大概能猜到那个老头估计又要祭祖了。

祖坟有没有冒青烟他不知道,不过这几年恐怕少不了四时供奉了。

当然,眼下不是叙旧的时候。

毕竟朝鲜城并不是他们此行的重点,带方县才是。

于是在朝鲜城略做修整之后,魏哲一行人便朝带方县而去。

而此行除了太史慈、戏志才等人之外,则又多了一位郡吏。

话说如今的乐浪太守张岐,乃是冀州清河国人。

当初张角盘踞的广宗城,便是在清河国与巨鹿郡的交界处。

可以说除了巨鹿郡之外,就要属清河国受黄巾影响最为严重。

故此对于平定黄巾之乱的功臣魏哲,张岐还是有些许好感的。

即便他不太看得上魏哲的家世,但对故乡还是有感情的。

于是在魏哲办理履职的时候,乐浪太守张岐还是给予了不少便利。

比如替他领路的郡吏王岑,便是带方县人士。

此行即是为魏哲带路,也是含有替他介绍局面之意。

否则乍一上任,便是魏哲是辽东人也需花费不少时间才能摸清带方当地局势。

……

“长君可是有什么不舒服吗?”

次日,看着一路上不时咳嗽的郡吏王岑,魏哲有些关心道。

不过王岑却是误会了,连忙解释道:“魏公勿忧,我这乃是积年旧疾,每当冬日便会发作,并非伤寒。”

听他这么一说,魏哲顿时便明白这位郡吏的气管可能有些问题了。

“我这倒是有个方子。”魏哲想了想便建议道:“长君若是信我,入冬之后可多用芦菔熬汤,佐以蜜水服用,或可缓解一二。”

芦菔即白萝卜,此物早在秦朝时期便传入华夏,如今倒不是什么稀罕物。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王岑当即感谢不已。

毕竟这并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刚好适合他这种情况。至于蜜水就算了,实在喝不起。

说来这位郡吏也算是可怜,明明身为功曹书佐,却无钱治病。

家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