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第三百五十七章 王浩:大伯,好像没咱俩什么事了...【求订!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七章 王浩:大伯,好像没咱俩什么事了...【求订!求月票!】(2 / 5)

天底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让你离开部队,除非你自己犯了什么极其严重的错误!”

“咳我就是举个例子!”

“而你今天这事,也算不上什么错误。”

有些无所适从的从座位上起身。

晏文渊拦下了想要挣扎着下床的林静疏,一边将刚刚用来削苹果的小刀收好,一边对着林静疏最后叮嘱道。

“时候不早了,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正好,最近专业课还没开,你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养养你的身体。”

“咱们学校的学习任务,可是很繁重的,没有一个好身体可不成!”

说到这,晏文渊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赶忙对着林静疏又补充了一句。

“还有!往后的训练,你少和赵卫红那小子较劲,给我量力而行!”

“记住了没有?”

“记住咯”

“给我复述一遍!”

“以后在训练方面,不要向教导员学习,量力而行”

“这就对了嘛!”

摸了摸林静疏渐渐变得柔顺起来的头发。

晏文渊喊来护士,让她这段时间好好照顾林静疏,便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晏文渊转身的一霎那,许久都没有吭声的林静疏,忽然鼓足勇气,对着晏文渊唤道。

“校长。”

“怎么了?”

闻言,晏文渊下意识的回过头来,便见林静疏对着他,高高举起了一个苹果。

“吃个苹果再回去吧。”

“好吃的嘞。”

晏文渊:“.”

深深地吸了口气。

正准备回去,安排迎检事宜的晏文渊重新坐回了林静疏的病床前,同时伸手,接过了那枚本就是他带来的苹果。

“好。”

“卫红,怎么样?”

“那女同志没什么大事吧?”

见赵卫红终于回到了宿舍,等候已久的黄学锋和杨邵武立马冲上前来,对着赵卫红一脸关切的打听着消息。

“大事?”

自打和黄勇分别后,便板着一张脸的赵卫红冷冷一笑,忽的对着黄学锋反问道。

“低血糖,营养不良,你看这事大不大?”

“.?”

有些不可置信和杨邵武对视了一眼。

黄学锋咧着大嘴,凑到赵卫红身旁瞪着眼珠子问道。

“卫红,你这话是啥意思。”

“难不成她是因为低血糖晕过去的?”

“可不是么!”

“大队长跟我说这事的时候,我跟你现在的表情一样!”

“低血糖.咱们学校这伙食,居然还能养出一个低血糖患者,我还真是长见识了!”

可能是被林静疏说昏就昏的的场面,吓得够呛。

赵卫红再没了平日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模样,语气里更是带着一股子“心有余悸”的味道。”

闻言,黄学锋则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片刻后,忽然宛若自言自语一般的开口道。

“真别说”

“现在想想,咱俩拎担架的时候,我就感觉出来了。”

“这女学员的体重,轻的有些过分了,跟她的身高严重不符。”

“说她是低血糖,那还真有可能!”

“你关注的倒还细致!”

赵卫红翻了个白眼,摆了摆手,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行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今后该怎么练还怎么练。”

此言一出,一向少言寡语的杨邵武忽然皱起了眉头,思虑片刻后,忽然对着赵卫红十分认真的建议道。

“卫红,你看今后的训练强度,要不要稍微放松一下标准?”

“今天这事,也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

“不可能!”

还不等杨邵武说完,赵卫红就非常坚决的打断道。

“发生事故之后,我是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的!”

“但我不认为今天安排的训练内容,还有训练强度,存在任何问题!”

“今后的训练强度,不仅不能放松,并且还要逐步增强,在年底考核前要达到基层夏训时的强度!”

伸出手掌,止住了杨邵武似乎准备说话的打算。

赵卫红的眼神中透着一如既往的坚毅,斩钉截铁的表示道。

“实事求是的讲,今天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我还是很紧张的。”

“毕竟,谁也不希望出现事故。”

“但不能因为害怕出现事故,就畏手畏脚,止足不前,耽误了正常的训练计划!”

“只要我还担任新训大队的教导员一天,那新训大队的训练强度,就必须维持着现在的水准。”

“想要让我放松要求,降低标准”

“不可能!”

“除非校长撤我的职!”

见状,先前商量好了,要一起劝赵卫红几句的黄学锋和杨邵武,立马齐刷刷的放弃了心里的打算。

本来在赵卫红还没回来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对今天这件事,进行了一番争辩。

甚至还做好了如果赵卫红被学校处分,那他们两个就带着“赵卫红迷弟小分队”,向学校据理力争的打算。

虽然事情并没有发展到这种地步。

但杨邵武还是觉得,对于“新训大队教导员”这个临时性的职务,赵卫红实在是没必要过于上心,更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军校的四年,看似很长。

但相较于赵卫红未来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这四年只不过是短到不能再短的过渡阶段。

而赵卫红未来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主要还是看赵卫红毕业之后,回到部队的表现。

要是因为这四年的“过渡阶段”,影响到了赵卫红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难免有些“因小失大”的味道。

从世俗的角度上出发,杨邵武的想法并没有错,并且完全是在为了赵卫红考虑。

但.赵卫红,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