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氏便从角落里抱出一摞绢本,挨着挨着读起来。“礼部请改元景福,以旦日为景福元年正月初一,重修崇玄历法,以资庆贺。”“礼部请定来年二月开科取仕。政事堂以为战乱频仍、学子进京尤难,推迟到三月底。”“礼部请于除夕前择日祭祀,告皇天、厚土、太庙。”“礼部请……”皇帝听了一会,打断道:“礼部的就别念了。”“西川进奏院再呈王建表章,请授节度使,宰相皆不复诏书。进奏官遂语出不逊,略曰:举头望日,不见长安。又曰:军情羁甸,朝廷刻薄,未料使帝青衫行酒。京兆尹发卫士围西川进奏院,尽投官吏下狱。又流言滋生,曰:蜀帅有功,不当不授……”“东都留守急报,朱全忠引兵东犯……”谁料皇帝又幽幽道:“现在管不了的事也不念。”“枢密使新建禁军三部。一曰龙捷军,兵额三千人,北司遣使往陇、延、夏州买马七千匹。又择武官出京,往陕、蔡、河阳、兖、陈、商各州招良人,为龙捷骑士。”“一曰英武军,兵额七千人,亦募关东、河陇人,分左右厢,设指挥使。一曰保**,兵额八千人,分四都,设兵马使四人。计增兵一万八千人,马七千,列校、吏数百人。”这个好。军队太重要了。现在虽然自己握不住,但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治藩镇喜欢跑来长安闹事的急务。兵权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收。不过,这三部禁军的统帅会是谁呢。“谁主之?”皇帝问道。“枢密院主之……”赵氏娓娓道来。听完,李晔沉默了,这老猪倌的安排真是针插不进。光禄寺太官丞刘仙缘前番守城出了风头,西门重遂眼见神策军不争气,有心收买勇士,当场就许下承诺要拜刘仙缘兵马使,现在增兵第一个就点了此人,令其执掌龙捷骑士。王从训的勇武也是那日在场人都看在眼里的,中官们早已接洽了好几次,要收他当假子,已知的有西门重遂、刘景宣、韩文约、仇文道。不过王从训好像不喜欢认爹,但他显然也明白要和中官打好关系,是以拒绝后送了礼物。安慰嘛。收儿不成仁义在。收儿大户西门重遂也不着急,他清楚这种勇士不容易收,慢慢相处就是。早晚有一天会愿意的。于是大手一挥署为英武军左厢指挥使。至于其他将领。要么是中官们的假子,要么直接就是飞龙院出身的武宦来担任。比如西门重遂膝下的猛将西门元元,充英武军右厢使,另一个儿西门栗充保**使。比如左神策军中尉刘景宣的假子——刘采希,充英武军使。相应的。这次出了大丑的神策军被西门重遂一通铁拳整顿,超过一百名军校被解除职务。另外还有不少大头兵被驱逐,每天长安各座城门都有军人背着铺盖卷离京,数量估计不下万人。总的来说,西门重遂关于禁军的调整,李晔是能接受的。刘仙缘、王从训这两个猛人,其实已经算他的人了。“大家,还有一事。”赵氏又说道:“李茂贞义子李继侃夺了凤翔帅位,自立留后,正率余部与山南军交战,上表请授旌节。山南节度使杨守亮亦上表,请以击贼巢穴之功授岐帅。”这事,短时间内是难办了。山南节度使杨守亮趁机偷袭了雍县,打得岐军散得到处都是。现在人家觉得有功,问朝廷要凤翔节度使。给不给?李继侃趁山南军偷袭之机,直接自立留后,让老父亲李茂贞别回去了。这厮也觉得自己有功,也问朝廷要名分。给不给?还有个王行瑜。之前朝廷下诏放话:“有得李茂贞首级者,以凤翔节度使赏之。”老王随即变老六,背后一刀捅得李茂贞生死不知。现在李茂贞不知是死是活,也不知在哪,但大概是被落井下石的王行瑜给堵住了。过不了两天,可能也要请兼任岐帅。一个镇三方势力相争。难办。只能等这三路鸟人分出胜负了。“大家伤了太尉的心,要遣使去杜府安慰安慰么。”赵氏突然又问道,非常关切这件事。她认为,皇帝今天对太尉的态度恶劣了,直接大喇喇的“准奏。”又是什么“那就回家歇着吧。”简直粗暴。“你怎么又提这事?”皇帝顾左言他:“我也伤了淑妃的心,你怎么不说说。”他又不是疯子,当然不是平白这样折辱宰臣。只是其中苦衷没法向任何人解释。杜让能是聪明人,情绪缓过劲来琢磨两天是能明白的。“淑妃……”听皇帝提到淑妃,赵氏脸色尴尬:“大家今晚或许应该去长安殿和淑妃聊聊。”这些日子,围在皇帝身边的女官被醋意大发的淑妃送了个外号。很羞耻——骚狐狸。她们勾引皇帝,被骂骚狐狸是活该。可她没勾引,与圣人相敬如宾。为什么要戴着这顶帽子?“还是去见见淑妃吧,以解她独守思念之苦……”说到这,赵氏声如蚊鸣,低下头去。“不去,不去。”皇帝转过身:“之前,我为酒色所伤,憔悴不已,面容顿减。”前身太能折腾了,搞得这副身板相当虚弱。这些日子,李晔虽然跟女官们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被勾得火冒三丈,但腰带还是非常紧的。“大家这也不见那也不见……”赵氏手指轻轻点着皇帝的眉心,故作不快哀怨道:“大家已快一个月没见过妃嫔了,而臣守在身边,未曾离开。再不去见见她们,是置臣于危难了。”“淑妃与大家结发多年,如今独守空殿,心里寂寞难言。”“不如臣先过去,打发了闲杂旁人,大家晚上就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