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破云倍感欣慰。
当将军的,就怕皇帝好大喜功,凭借自己的喜好和浅薄的认知,胡乱指挥军队,让大军陷入困境,被敌人以少胜多。
这种君王,基本上就是被钉在耻辱柱上。
李尘刚到北方,也没有什么非常精妙的指挥,但郭破云却觉得,不添乱的皇帝,就是当世的圣君。
越是这种时候,郭破云就越知道,不能胡乱去夸李尘,要是给李尘夸上头,本来不会输的战斗,都会出现意外。
郭破云按照李尘的指示,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这种地方的选择可是有所讲究,因为现在已经深入腹地,不能够让王庭的骑兵袭击。
要是让骑兵队杀进来,以一杀十都不是问题。
还要安排巡逻等等,都是郭破云的工作。
不过也不是很麻烦,天策王朝的将领们都非常专业,他只用说几句,手下们就开始干活。
中军大帐里,众人正在商讨破敌之策。
李尘没有说话,只是看他们在讨论。
其实刚开始,李尘觉得行军打仗很麻烦。
可是现在看来,也就那样。
因为在李尘看来,这些事情都交给手下将领便是,就像是早朝一样,手下的朝臣们会讨论,会辨析彼此的战术,甚至还会补充。
李尘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领导者,没必要什么小事情都让自己去办,去想。
养这么多手下,不就是让他们办事的吗。
李尘要做的,就是听和总结,不要自以为是就行。
这里就像个小朝廷一样,下面讨论的激烈。
李尘要是不想麻烦自己,就采用甩锅战术,询问郭破云怎么处理。
就好像在在上早朝的时候,只要懒得去想的,都丢给宰相赵文渊去想。
说到底,郭破云和赵文渊能混到这个地步,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都不错,也是跟着先皇一路混到这里的老臣,战绩可查。
李尘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随意的事情,发挥大家的能力。
可是在郭破云看来,这就是圣君啊!
特别是在这种兵临敌方势力主城的时候,哪个帝王不想立下不世之功!
只要这么想,肯定会自己整点骚操作。
这种骚操作很多时候都能把自己给玩死,军队给坑没。
在这种时候,李尘还能听得进臣子的进言,并且询问臣子的意见,郭破云都有点老泪纵横,他觉得李尘实在太伟大。
郭破云这个时候可以肯定,李尘无疑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明主!
其实李尘就是嫌麻烦,不想干活而已。
你们解决得了,你们自己解决就是,解决不了我再来。
中军大帐里商讨了半天,最后总结。
郭破云决定,让刘浩和李菱分别另一支军队,继续叫阵,吸引圣山城主力的注意力。
然后郭破云就让熟悉阵法和地形的侦察部队,开始潜入附近调查。
作为宗门强者,晚风真人自然是请命去调查,他可是比较全面的修士,对阵法肯定有所研究,有他出马,郭破云都觉得极好。
中军大帐有李尘坐镇,那肯定是稳得一批。
吴老爷子和幽兰仙子也请命配合晚风真人去调查。
按照晚风真人的说法,有必要的时候他们三人还可以直接破解大阵,给雪鹰王庭一个惊喜。
这句话非常豪气,让中军大帐的将领们连连叫好。
只要能够破解阵法,那么接下来郭破云就会根据圣山城的城池高度,军队配置等等要素,准备攻城的器械。
现在最主要的是,打听拓跋真在做什么,他是不是要整点什么骚操作之类。
拓跋真一直没出现,郭破云也没底。
还没来之前,郭破云就对雪鹰王庭所有将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没错,是全部将领。
能当三军统帅的,肯定有几把刷子。
他可不想因为轻敌而导致北伐失败。
就像文臣之首赵文渊,对绝大多数朝官,还有京都的官员、地方官的资料,也是如数家珍。
郭破云对这次北伐很重视,拓跋真的资料进行过详细的调查。
从拓跋真第一次上战场到现在的记录,郭破云都是逐步分析。
当时,郭破云身边的副将就觉得,大将军太看得起拓跋真,需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去分析资料?
郭将军行军打仗的时候,拓跋真都还没出生,他的经验怎么比得过郭将军。
郭破云闻言,当场就认真的说:小看任何一个对手,就是失败的开始。
只有把拓跋真调查清楚,才能够从他行军打仗的记录中,判断出他喜欢用的打法,在以多打少中,他喜欢做什么,在以少打多中,他又是怎么处理。
这样,就能够在两军对战中模拟他的思维方式,做到有备无患。
能当上天策王朝的传奇将领,郭破云可不是浪得虚名。
本来他这个年纪,庞大的经验足以让他自傲,足以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问题,可他越老越谨慎。
所以郭破云就分析出,这种以少打多的情况,拓跋真应该会用‘斩首’战术。
拓跋真战斗力极其强悍,征战以来可以用‘无敌不败’来形容。
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只需要斩杀掉对方的核心人物,就能大挫敌军锐气,自己阵营的士兵备受鼓舞,自然是可以以一当十,以少打多。
根据拓跋真的记录来看,他应该会用阵前叫阵,还有深夜奇袭的方式,来发挥出‘斩首’战术的优势。
要是以前的话,郭破云是三军和核心人物,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他要是被杀,北方军会彻底乱成一锅粥。
所以郭破云从来不会出现在两军阵前,连主营在哪都是个秘密。
这种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保密工作非常关键。
可现在不同,李尘的出现,他无疑会成为天策王朝北方军中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