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想踢欧冠。
但此前,欧冠只有联赛冠军可以参加。那些低级别赛事冠军和五大联赛冠军收获巨额利润,而五大联赛的其他强队却干看着,别提多不爽了。
在g14的抗争下,从19971998赛季开始,亚军也能参加欧冠。
19992000赛季欧冠扩军,从而令五大联赛的第三、四名也能参加。
但五大联赛中,只有前二可以直接进入小组赛。
第三四名要经历一场欧冠资格赛。
而这场比赛,会导致一些豪门翻车。
比如20002001赛季的国际米兰,就被赫尔辛堡淘汰,无缘欧冠小组赛。
20012002的阿贾克斯和帕尔马。
20022003的里斯本竞技。
20032004的多特蒙德、本菲卡等等。
下个赛季,大家熟知的皇马、尤文、曼联、利物浦、国际米兰、拉科鲁尼亚、勒沃库森、摩纳哥、埃因霍温,全都要踢这个欧冠资格赛。
谁也不想在这种比赛中翻车。
关键欧冠资格赛的时间很早,一般在八月初。各大球队这个阶段要么球员经历了一个夏天的放纵,还没有恢复状态。
要么有各种转会,老将离开、新援能力不明,球队实力非常不稳定。
而且很多球队这时候都有商业的友谊赛、热身赛,正捞金的时候呢,你搞这么个生死关干嘛?
相比起这个不合时宜的欧冠资格赛,大家更愿意把决定一个赛季欧冠资格的重大权利交给联赛排名和重要赛事结果。
因此,g14强烈要求,顶级联赛的前四名直接进入欧冠小组赛。
但这样一来,通过三轮资格赛杀出来的小联赛球队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之前提的欧冠资格赛只是一轮,但在这之前还有很多小联赛的俱乐部要踢好几轮欧冠资格赛。
这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是很多小地方球迷的期望。
欧冠不一定应该属于所有俱乐部,但应该属于所有球迷,而欧洲很多球迷是小俱乐部,有社区文化支撑。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欧冠继续扩军,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这在未来也成为了现实。
但二十年后,当初要求扩军的豪门又开始要求欧冠裁员了。
因为当初他们嫌比赛不够多,无法商业最大化,而现在他们比赛太多了,球员难以为继了。
二十年前豪门俱乐部发出的子弹,在多年后终究是正中了自己的眉心。
说回现在,欧冠装不下了,那把俱乐部引流到欧洲联盟杯这个第二级别的欧战赛事就很有必要了。
但大家也不傻,都是冲着欧冠来的,谁踢欧洲联盟杯?
别看早期欧冠、欧洲联盟杯、欧洲优胜者杯彼此差距并不大,但随着欧冠扩军和商业开发的完善,二八法则出现了。
欧冠独大。
以前的欧洲联盟杯和欧洲优胜者杯即便加在一起,也吸引不了大家。
所以有人提出,让欧洲联盟杯的冠军可以直通欧冠小组赛,从而提高该各大俱乐部参与该项赛事的激情。
因为这个赛事如果崩盘,就相当于美国ncaa崩盘。
nba或许是摇钱树,但ncaa是美国篮球的根。
欧冠和欧洲联盟杯也是类似的关系。
给欧洲联盟杯直通欧冠的名额,在欧冠资格赛被淘汰的球队,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新的机会。
各大联赛原本只能参加欧洲联盟杯的的第五六名也有机会在联赛不利的情况下,曲线救国,获得欧冠资格。
在欧冠小组赛被淘汰的豪门,也同样可以发挥余热,继续打比赛。
不然一旦豪门在欧冠爆冷出局,就彻底失去了商业价值,一整年没有收获,于情于理都太不应该了。
总之,豪门俱乐部、小联赛俱乐部、欧足联、球迷多方在欧冠问题上反复博弈。
比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欧冠改制,欧洲联盟杯冠军直通欧冠这个提议,反而是多方意见最为统一的突破口。
所以欧足联内部其实早就通过了相关议案,但一直缺少一支符合条件的球队。
他们等的,是联赛没有欧冠名额、但又能赢得欧洲联盟杯然后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欧冠的球队。
可前几年欧洲联盟杯夺冠的波尔图、费耶诺德、利物浦、加拉塔萨雷,都通过自身在联赛的成绩,获得了欧冠资格。
用不到欧洲联盟杯的直通资格。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欧洲联盟杯直通资格,就会影响其联赛排名决出的欧冠名额,从而造成欧冠名额体系的整体变动。
也就是说,欧足联想在普及前先搞个试点。
但前几次出现的球队相当于跳过试点,直接普及。
欧足联觉得太不可控了,一直拒绝。
这让g14和小球队都很不满,再这么下去,大家又要反对欧足联了。
结果这时候,巴勒莫这个完美符合条件的球队出现。
简直就是欧足联的救命恩人。
事实上,现实中欧足联没有等到这位恩人,这个问题由利物浦在20042005赛季赢得欧冠后直接引爆。
当时利物浦赢得了欧冠,却排名联赛第五,欧冠卫冕冠军无缘下赛季的欧冠实在是太可笑了。
欧足联只能放弃试点,直接开始改革。
宣布了欧冠冠军无论联赛排名都会获得欧冠参赛资格这一举措,并在之后不断完善,由上自下推及到欧洲联盟杯。
所幸这次改变没有引发不可控的蝴蝶效应。
然后由20122013赛季的切尔西尝鲜,最终于2015赛季确定,再在2018赛季将欧冠冠军和欧联杯冠军定为“欧冠种子球队”。
所以,在巴勒莫和瓦伦西亚的欧洲联盟杯决赛之前,相关讨论就已经在专业范围内被引爆了。
这也是那场比赛的重大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