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志成城的巴勒莫球员,弗格森脑子中冒出了此前从中郭引进的天才球员董方卓的玩笑话,他们那里好像有句谚语,叫……穿得越粉,打人越狠?
球场上,c罗一直盯着里贝里,对他的行为非常不理解。
进球了怎么能不庆祝呢?
庆祝是进球的灵魂啊!
在媒体行业发达的英格兰,c罗正在冥思苦想一个标志性的庆祝动作。
但很可惜,目前还没有想到。
不过场边巴勒莫教练何天启的那个庆祝动作倒是有点东西。
年轻人,思维活跃,c罗不经意的溜号了。
巴勒莫这边,也用掉了最后一个换人名额。
瓦伦西亚换下亚亚·图雷,后者在盯防的同时还要参与球队的进攻,频繁插上,做了两份工作,体能虽然没有枯竭,但状态已经下降了。
瓦伦西亚上来后,和莫德里奇换了位置。
莫德里奇回到了左中场,搭档里贝里、格罗索。
瓦伦西亚则出现在右中场。
但实际比赛的时候,他的站位是右前卫甚至右边锋的站位。
而扎卡尔多的位置提到了右后腰。
由于另一侧的格罗索常规位置就比较高,巴勒莫这边形成了一个235的阵型。
格罗索、里贝里、托尼、范佩西、瓦伦西亚
莫德里奇、马斯切拉诺、扎卡尔多
维迪奇、巴尔扎利
——
甚至很多时候,莫德里奇也会参与前插。
巴勒莫一旦遭遇逼抢,将只有后面四个球员可以倒角。
这对他们的出球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
第八十五分钟,格罗索边路传中被封堵,弹到了莫德里奇脚下。
莫德里奇长传右路后点,完成大范围转移。
海因策紧盯范佩西,确保范佩西接不到球就行了,毕竟范佩西已经是巴勒莫最靠右边的球员。
他接不到球,球肯定就会出现了。
结果……瓦伦西亚出现在边路接到足球,然后送出传中。
范佩西趁海因策分神,绕前起跳,头球后蹭。
可惜禁区内一片人仰马翻,托尼被费迪南德推开,内维尔抢在里贝里之前完成解围。
如果他没有解围成功,后点包抄过来的格罗索就有机会射门。
巴勒莫在拥有中前路细腻配合、小范围传切的战术基础上,也能打这种大开大合大范围转移的左右翼联动进攻。
战术非常丰富,曼联根本没办法针对性布防。
但弗格森却看出了这套战术的弱点。
这套战术最多就是维迪奇、巴尔扎利、扎卡尔多三中卫站位。
随着扎卡尔多位置前移,巴勒莫右后腰后侧就是一片巨大的空档。
如果有一个速度型球员过去,这个时候,居中的巴尔扎利是来不及覆盖右侧的。
恰好,萨哈就是这样的球员,而且替补登场,体能充足。
“弗莱彻!退后,再退后一点!”弗格森临阵指挥,让弗莱彻后退,给扎卡尔多前移的空间,引蛇出洞。
同时示意萨哈准备找机会打扎卡尔多身后。
何天启默不作声。
弗格森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样确实有可能打巴勒莫一个成功的反击。
但问题在于,谁先谁后!
巴勒莫因此获得了先手权。
曼联如果扛不住巴勒莫的这波进攻,又何谈反击呢?
两位主教练相互看向对方,都对自己的战术和球员有信心。
弗格森看出了何天启的自信。
但……拜托,这可是曼联!
有费迪南德和基恩这种防守大核,有弗莱彻、内维尔、西尔维斯特、海因策这些防守好手,在英超强度下,防不下你巴勒莫一波进攻?
就算你进攻端多压一个人上来,六前锋,那又如何?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球队一波进攻能打垮曼联的!
绝对没有!
说时迟那时快,场上里贝里在左路已然发动了进攻。
他左路下底后,左脚传中。
内维尔伸腿封堵。
禁区内一片激烈争夺。
结果里贝里是假传中,真回传。
巴勒莫的第一波进攻只是佯攻。
格罗索接球一个斜四十五度传中球给到禁区内,如同浪潮般发动第二波进攻。
这时候曼联禁区内的防守位置已经有些凌乱了。
个人能力差一点的球员,都没办法再次起跳。
但费迪南德太强了,活生生完成二次起跳,把足球顶了出去。
但因为是抢跳,所以发不了力,足球飞的不远,在大禁区线附近。
莫德里奇迎着足球一脚爆射,第三波攻势!
西尔维斯特和费迪南德纷纷做出封堵动作。
霍华德也交出重心,飞身扑救。
但足球没有飞过来。
因为莫德里奇发现禁区内人太多了,正面远射足球根本过不去,只会打在人墙上。
没有意义。
别忘了,巴勒莫是一支至少有七分机会才会起脚攻门的球队。
在这支球队里,你可以把十分的机会打飞,但不允许去尝试打一个三四分机会的远射,哪怕最后进了。
而莫德里奇,更是能恪守这一准则的球员。
他不是没见过比这更美的洞穴,他见过大世面。
哪怕比赛只剩下最后两分钟,哪怕球队依旧一球落后,哪怕十万火急!
这就是他能成为这支球队核心的原因。
大心脏!
砰!
莫德里奇假射真传,把足球挑向大禁区右侧深处。
范佩西已经把海因策带到了中间位置。
瓦伦西亚速度飞快,拍马赶到,迎着足球右脚爆射。
第四波攻势!
这是一记超高难度的凌空抽射。
角度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