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言语来判断,应该是一个已经悲观到骨子的灵魂。
人与人之间的辩论,从来就不会起到改变他人心意的作用。不同想法间的争执,只会巩固各自内心的立场而已。真觉得靠语言就能说服对方的人,无论心智还是社会阅历都有待提升。
既然他自己的精神足够强大,不需要用驳斥他人的方式让自身感觉良好,那为什么还要再多费口舌呢?人世间的事,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特别是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
欣赏对方的立场,但坚守自己的理念,才是良好交流的基石。
这是韩易的处世之道。
“你是学历史的吗?”
韩易温和的处理方式,让赵宥真对他又高看了一眼。与她谈话的年轻男性不外乎两类,一类附和她的每一种想法,希望能通过态度与立场的一致换取她的青眼相加,俗称舔。另一类会想尽办法提出反面意见,期望制造激烈的对抗以在宥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别名杠。
像韩易这样知进退、懂分寸,没有任何企图心的谈话对象,才是赵宥真梦寐以求的。
她走下丹铎神庙的台阶,提出了对韩易的第一个私人问题。
“不是,我学的是传媒和音乐产业。双专业。”韩易把问题抛了回去,“你呢?”
“政治科学。”
听到音乐产业,赵宥真的桃花眼都睁大了些许,散出明亮的神采。
“音乐产业……是什么感觉?”
“什么意思?”韩易有点不太明白。
“学习这个专业。”赵宥真的语气里是一股抑制不住的兴致勃勃,“被训练成音乐行业的专业人士,是什么感觉?”
“我想是……充满希望的感觉。”
韩易认真地想了想,说道。
“我每天都在学习,如何成为史威登男爵。”
“史威登男爵?”赵宥真疑惑地眨眨眼,一时间有些猜不透韩易的意思。
“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荷兰裔外交家。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的赞助人。”
韩易柔声解释道。
“在莫扎特被教会所唾弃的时候,是史威登男爵给了他生存的空间和表现的舞台。贝多芬和海顿,也多次收到他的赞助。史威登男爵不光为他热爱的音乐家们提供面包,还利用自己善于打交道的专长为他们奔走,争取演出机会和更高的知名度。”
“你看,音乐产业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学习如何成为像史威登男爵一样的人。了解艺术、欣赏艺术,并不遗余力地推广艺术。在我看来,史威登男爵,甚至比莫扎特还要重要。莫扎特只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创作,而门外为他遮挡风暴的,是也许没什么才华和天赋的史威登。”
此时,二人已经漫步到了美国馆的最中央,查尔斯-恩格哈德庭院。韩易扬起手臂,指向庭院北面被嵌入墙内的美国分行新古典主义立面。这栋建筑曾坐落于华尔街,1825年投入使用,是美国金融业兴起的象征。
“查尔斯-恩格哈德并未设计这栋建筑,没有一方水泥、一块砖头,是由他堆砌的。但他足够热爱建筑艺术,热爱到愿意在大都会博物馆专门捐赠一所庭院,永久存放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
“这就是我心中音乐产业的意义。我没有创作能力和制作技巧,但我可以用这里,和这里。”韩易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大衣内兜,和他的脑袋,“帮助人类听到这个时代该有的声音。”
“看起来,你很热爱音乐。”眼神柔软下来,赵宥真的笑容也变得愈发灿烂与真挚。
“我热爱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音乐、电影、电视、时尚……”韩易看着与自己一般高的清丽佳人,笑道,“你不也是吗?”
“对我来说,主要是音乐。”赵宥真被韩易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她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了,“我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电影有很多组成部分,但是音乐只有声音。它用单一维度的体验,把最纯粹的情绪给提纯出来,我喜欢这种不掺任何杂质的干净。”
“那为什么不学音乐呢?”
“家里的原因。”说到这里,赵宥真忽然换成了中文,轻声问道,“你应该还记得吧?”
“记得。”韩易毫不避讳地点点头,“检察官的女儿。”
“是的,检察官的女儿。”赵宥真把手揣回大衣兜里,叹了口气,“检察官的女儿,是不可以离经叛道的。”
“离经叛道。”韩易咀嚼着赵宥真抛出的这句成语,看起来她的中文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
“我有点好奇,为什么你的中文那么好?”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我也经常在学校受欺负。”在美国,赵宥真从未对外人提起过自己的童年,当然,也没人能像韩易这样深入地与她交流如此之久,“为了安慰我,我奶奶会跟我说,我们赵姓,是华夏皇族的后人。‘宥真啊,你应该抬起头,像公主一样’。”
“赵……确实如此。”韩易追问道,“所以你有华国血统吗?”
“不知道,应该没有吧。”赵宥真摇摇头,“我不太关心这个,不过韩国的赵姓,绝大多数都只能追溯到十三世纪,所以,应该是有些联系的。奶奶说我们家是白川赵氏的旁支,但也从来没见过家谱。”
“在莪爸爸之前,我们家已经在全罗北道生活了一百多年了,哪有皇族会住在那里。”赵宥真自嘲地笑笑,“而且我也不想像那些人一样,总想给自己安一个皇帝当祖先,好像这样能让自己失败的人生更荣耀一样。”
“所以,因为你奶奶的话,你就开始对中文感兴趣了?”
“一开始是这样的,不过后面就迷上了。”赵宥真点点头,“我特别喜欢中文的诗词,而且……很多我们国家的古书,也要学会中文才能看懂。”
“属于我们的,真的太少了。”
亚洲馆里,依次是来自南亚和东南亚的藏品,最靠内侧,是一整片中华展区,从公元前2650年的半山遗址陶罐,到1932年的女士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