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47章:暗流涌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暗流涌动!(2 / 3)

真蒙古等各部族。

以广宁为中心,经渔阳,卢龙,出喜峰口。又以大宁开始,连接北平,出居庸关,蔽雁门。

这些都是自古一来,都是中原和北方政权反复争夺的兵家要地。

明初的九大塞王,以燕王,宁王,代王,谷王等领衔。

拱卫大明边疆不丢。

可以说,朱元璋在战略防御策略上,已经考虑的足够周全,有了这些塞王的存在,可保大明江山寸土不失。

出了九大一线塞王之外,逾黄河之西,北保宁夏,倚贺兰山,向西扼制河西走廊。

嘉峪关,护卫西域。

东从开原,西到瓜沙,还有二线塞王,秦晋之地。

塞王之后是内王,内王是开封,武昌,长沙,成都等这样的天下大镇,目的是对内的军事管理。

军事天才朱元璋,在得大明之后,充分的将这个国家布控的铁板一块!

任何势力想入侵大明,都要冲破重重阻碍,在这个时代,可以十分自豪的说,不可能!

朱元璋的战略防守政策已经做到了极致,充分发挥了他军事天才的一面。

当初分封之时,北元依旧是大明最强大的敌人,而现在大元和大明攻守易处之后。

老爷子也看出,他封的这些藩王们,其实也是潜在的威胁。

想到这些事,朱元璋便是无声一叹。

外面天儿还在下着雨,更添老人几分愁绪。

……

夜深了,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

东宫里头,朱雄英还没入睡。

两名身披蓑衣的汉子,一高一矮,相继进了朱雄英的房间门。

灯光点起,烛火摇曳。

点点滴滴雨拍大理石的声音,在外响起。

屋内则窃窃私语的讨论着。

解缙和铁铉坐在太师椅上,小声讲述着今日所见所闻。

当说到朱棣一派长兄风范之时。

朱雄英彷如看到了,那心怀野心的枭雄。

“殿下,燕王此人颇有城府,懂得藏拙,而且十分健谈,每每说话都到点子上。”

“除此之外,他颇为豪迈,一言一行中,都带着令人信服的气势。”

“此人……不可小觑!”

解缙不吝啬的给了朱棣极高的评价,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

朱雄英点点头。

铁铉继续道:“燕王在拉拢我等,而且对兄弟也都极有拉拢之意。”

“这次藩王相见,北疆的塞王们通了气,若是他们联在一起,一定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朱雄英愣了愣,试探的问道:“周王怎么说?”

铁铉摇头:“看不懂周王的心思,似乎对燕王也没有排斥的意思在,具体我等也看不透。”

“不过燕王和周王,关系最好,此需提防。”

朱雄英闻言,眼眸闪烁。

“对了,今儿宴会还发生了小插曲。”解缙想到什么,对朱雄英说道。

这两个告密小队,几乎将今日所见,分毫不差的告诉朱雄英。

虽然朱雄英没去宴会,但似乎已经亲眼目睹了宴会之上的刀光剑影。

“怎么?”

解缙蹙眉道:“凉国公打了尚善监的人,朱允炆位置做的很不显眼,好像是故意为之。”

“我猜!很大可能是朱允炆自己使的小心思,然后凉国公给他搬到台面上了。”

“如果真是朱允炆自己使的小心思,恐怕现在皇上老爷子已经心知肚明了。”

“也索性凉国公发难,若是不然,朱允炆倒真会在皇上老爷子心中印象加深几分。”

“就是很奇怪,蓝玉此人为何要主动干这事儿?”

朱雄英笑笑,随口道:“我昨日去找李景隆的时候,恰去了蓝府,这事儿,我交待的,本是以防万一,想不到朱允炆真会起这小心思!”

听及此,解缙和铁铉微微张开嘴巴,不可置信的道:“这……这样啊?居然是您……那蓝玉?”

朱雄英道:“自己人。”

嘶!

解缙和铁铉震惊了!

原来.…殿下手里的势力,已经大到这种程度了.…可是转念一想,他们也豁然了。

论辈分,蓝玉常茂可都是殿下的亲血脉。

帮着殿下和太子,不足为奇。

这么想着,两人心里愈加振奋!

看到皇孙无声无息已经拉拢到了这么多人,两人心里更添了几分信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朱雄英自己都没这个野心,他们虽会甘心情愿的帮着朱雄英,但始终会心力交瘁。

得遇如此心怀大略的明主,解缙和铁铉顿觉无比心安!

听了这话,两人对朱雄英的信服力更添几分!

这是一个强者的,强大人格魅力的征服力!

一个人的强大,不仅仅在武力上,大战略大眼光大格局大智慧等等,都是一个人强大的表现!

在他们眼中,朱雄英无疑是强大的,对强者的信服,是人的天性!

解缙和铁铉也不例外!

……

鸿胪寺,朱棣所在殿内。

屋外雨淅淅沥沥,屋内朱棣脸色阴沉。

张玉站在旁边,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朱棣看了一眼张玉:“你张家和本王乃血亲,此挑拨之举,你毋需放在心上。”

张玉追随燕王日久,女儿嫁给了燕王做侧妃,深知燕王的为人。

他们张家的前途富贵,都在燕王身上,所以他相信朱棣是信任自己的,这毋庸置疑。

张玉默不作声的点点头,只是那脸上却渐渐浮现隐忧。

自己的儿子在应不得将来会是一道隐患,这次来应天,朱棣本就想将张辅给调到北平去,可谁知却被人捷足先登。

“王爷,你说此事,究竟是他们的无心之言,还是故意为之?”

张玉沉思片刻,问道。

朱棣虎目渐渐眯了起来:“无心之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