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86章:各处的态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各处的态度!(2 / 3)

罢了。

他们一定还会暗中猜测三法司给出的判决的公允性,保不齐还会觉得三法司也是老爷子手中的刀,配合老爷子演出一场屠杀大戏。

什么文伯祺罪名不罪名的,说不得都是臆想出来的。

当初老爷子杀胡惟庸之后,隔年杀一些和胡惟庸有牵连的官吏,不就是用的这种借口么?

随意编纂那些官吏和胡惟庸有瓜葛,然后开启一轮屠杀。

然后,他们不敢编排老爷子,而后,将所有人脏水泼给了朱雄英?

淮西勋贵们面面相觑,实在想不懂老爷子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明明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为什么要选择最差的一个。

蓝玉蹙眉凝思,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他不耐烦的挥手道:“算了,不想了,皇爷肯定有自己的打算,只要咱外甥孙不吃亏,管那些吊夫子们怎么说去!”

众人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随即豁然。

……

刑部牢狱内。

朱元璋在处理这件事上,其实对朱雄英是有愧疚的。

杀人,是一件艺术活,杀文豫章,是他深思熟虑之后做的。

一方面要保住文豫章的脸皮,另一方面,得快速将朱怀放出牢狱。

他可不想让他大孙子,一直在牢狱内吃苦。

可如此悍然杀了文豫章,也就势必会导致许多证据死无对证,会让一小部分文人指责朱雄英。

可朱元璋的苦心,却不能对任何人说。

文豫章和他儿媳那件事,老爷子已经说过,会给文豫章留个脸面。

跟了他朱元璋这么久的老臣,朱元璋怎可能不念及旧情?

后世人都说朱元璋狠辣无情,可恰恰相反,朱元璋是最讲究兄弟情义的帝王。

或许这是草莽出生皇帝的特性。

他和刘邦不同,他朱元璋真是草根中的草根。

他即便杀人,也不会将所有事都和盘托出,即便他在后代会背负起骂名,也要保全下属的脸面。

没人懂这个迟暮老人的苦心,他是帝王,是大明的皇帝,他也不需要后人知道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做个狠辣的皇帝,没什么不好。

史书是文人写的,他们可以任意装扮,让后人联想非非,但他自己问心无愧,他自认从没做过飞鸟尽良功藏的无耻之事。

他和刘邦有本质的区别,他也一直厌恶刘邦之辈。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轻声道:“其实,咱刚才说的也不对。”

朱雄英不解:“啥不对?”

朱元璋叹口气:“咱说让你堂堂正正的走出去,可其实也会招致一部分人谩骂。”

朱雄英想了想,道:“是因为文豫章提前死了么?会怕有一部分文人会撮我脊梁骨?”

朱元璋看着一点就透的朱雄英:“哎,你小子,真是个聪明人,看事情永远都这么准,这么快。”

朱雄英笑笑:“老爷子你多虑了,我如果每日在乎这个,在乎那个,别人要是对我指指点点,我就畏畏缩缩,那我还能干什么事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生在世,何须在意他人说什么?问心无愧就好。”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好孩子,说的好,说得对!能屈能伸,是条汉子,咱也有苦心,不要怨恨咱…”

朱雄英点头:“嗯,不会的。”

“不是啊,这么说,我是快要出狱了吗?”

朱雄英看着老爷子。

朱元璋笑骂道:“咱还以为你喜欢呆在这里,原来也想早点出去啊?”

朱雄英道:“这晦气的地方,谁想待啊,我这不是出不去么?”

朱元璋呵道:“当时是谁说,不要咱操心来着?”

朱雄英有些羞赧:“是不想让您老人家操心的,可您不是卷进来了么?”

朱元璋白他一眼,没好气道:“下次,不要在和爷爷说这些话,什么叫不要咱操心?”

朱雄英噢了一声:“好吧。”

朱元璋给朱雄英撕了一块鸡腿,道:“吃鸡腿,长身子,使劲吃!”

朱雄英点头:“好!”

看着朱雄英大口咬着鸡腿,朱元璋眼神中多了几分疼爱。

天色渐晚,朱元璋明日要朝会。

他是打算明日朝会就放了朱雄英,他也知道,明天会有一场君臣的恶战。

不过老爷子也不担心,操控朝政二十五年,老爷子有能力控制住百官的嘴巴。

他拍了拍双腿,起身道:“成了,咱走了,明天还有活要干。”

“说不得,明天你就能出去了。”

朱雄英点头,起身将老爷子送出去。

朱元璋背着手,挥手道:“成了,咱走了。”

等老爷子走后,朱雄英想了想,端着余下的酒肉,给隔壁老头送过去。“吃吧。”

狱友老头感激的道:“嘿嘿,好好,感谢感谢!”

朱元璋来到刑部中厅,看了一眼战战兢兢的刑部尚书杨靖,道:“那盗窃的老头,关几天给放了。”

“遵旨。”

朱元璋没多说,背着手离去。

望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刑部尚书若有所思。

皇爷,这是第二次来探望他了,还带了酒肉……

有点不可思议,那姓朱的,和老爷子究竟什么关系啊,会让老爷子如此宠爱有加?

正这么踟躇想着的时候。

刑部郎中急急走来:“杨……杨大人,文,文伯祺的卷宗,锦衣卫送来了。”

“快给本官看!”

刑部郎中将锦衣卫卷宗递给杨靖,而后道:“还,还有,文家……被锦衣卫灭门了。”

杨靖翻阅卷宗的手一颤,面色有些发白,惊呼道:“什……什么?!”

……

入夜了,东宫灯火如昼。

朱允炆挑灯夜读,文弱的五官,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扭曲的兴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