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一喊就是十几遍,感觉像在故意为难她一样。
她心里有些赌气的这样想着。
突然,耳边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
“今天状态不太好啊!”
张曼玉扭头看过去,见是陶玉书眉目柔和的看着她,她嘴唇微翘,好像找到了主心骨。
“玉书姐!”她动作熟练的缠上了陶玉书的胳膊,嘀嘀咕咕的跟陶玉书蛐蛐起来。
具体蛐蛐了什么林朝阳没听到,反正跟陶玉书聊了十多分钟后,张曼玉的脸上焕发出别样的神采,整个人自信极了。
等许观文和钟楚红的几个镜头拍完,她再次站到了镜头前,信心满满。
然后,又是不断的ng。
“你这指导成果也不行啊,跟刚才完全没差别。”林朝阳调侃陶玉书。
“我只是开导开导她而已,我又不会演戏。”
嘴强王者是吧?
但林朝阳不得不承认,陶玉书的开导还是有点用的,至少这次张曼玉被许鞍华喊了十几次咔,表现依旧稳定。
中午休息时,林朝阳与许鞍华聊天。
《楚门的世界》开机后拍摄进度一直不快,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精益求精,按照现在的进度11月末拍摄完成就算是快的。
到了下午,夫妻俩离开片场,林朝阳本打算带陶玉书去外面逛逛,可她现在怀孕身子重,有些累,就回家了。
到家后,陶玉墨就告诉俩人一个消息,说上午杜峰打了电话,过两天要来香江。
“好端端的,他怎么要来香江?”陶玉书问。
“说是要扩大他那服装生意,到香江来考察。”
林朝阳笑着说道:“看起来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又过了两天,杜峰果然如约到了香江。
见了面,林朝阳好奇的问他,“玉墨说你要扩大服装规模,打算怎么扩大?”
“这事说来话长……”
去年燕京北新桥那大华商场内开了一家超市,规模并不大,总共两层。
一楼还是传统百货商店那种柜台,二楼是开架自选商品。
杜峰当时还去瞧过新鲜,他关注的重点是在二楼,据说这种模式是从国外传过来的。
结果杜峰去了之后发现,大华二楼的生意并不如一楼,他去了好几次都是如此。
“我分析啊,一个是大家的习惯还没改过来,很多人去了二楼无所适从,有些不好意思。
再一个就是他们那二楼总丢东西,为了减少损失,超市门口经常站好几个人严加盯防。
好家伙,去买个东西,被人跟看贼一样看着,谁能好受啊!”
杜峰本以为大华的超市是个挺新颖的模式,结果去实地查看之后失望而归。
再然后就是今年陶玉墨来香江了这几个月,她偶尔会给家里人写信。
信中难免提到在香江的生活,别看她二十多了,可性格跟上学那阵没什么区别,信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香江的衣食玩乐这些东西。
杜峰好奇陶玉墨信里提到香江的卖场明明都门庭若市,怎么到了国内就不行了呢?
他这才带着疑问来了香江,想考察一番。
“所以你是想开一家专门卖服装的卖场?为什么不是开服装店呢?”林朝阳问。
杜峰说道:“服装店不行。我算过,真要是开服装店,还不如我在秀水摆几个摊呢,单独一家服装店,客流量能跟秀水比吗?肯定比不了。
我要开这服装卖场当然也算服装店,但我想把规模做大,大到能吸引那些人想买衣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服装卖场。
这样不仅是能带来客流,单价也可以提高上来。”
做了几年生意,杜峰的生意经越来越精了,回答的滴水不漏。
林朝阳又问:“那你这服装卖场,是全部自营?”
杜峰点头,“对,全是自营。张罗那么大的场面,你让我光收点租,我可不甘心。”
“这样一来,风险可就大了。”林朝阳提醒道。
“做生意嘛,哪有不担风险的?”杜峰的语气轻松,透着股自信。
林朝阳调侃道:“杜老板有魄力!有实力!”
杜峰脸上的表情一变,嬉笑着说道:“嗐!我哪有什么实力啊,这不也是为了多赚点钱嘛。”
这两年他倒腾电子表和服装赚了三四十万元,花了几万买了一辆丰田皇冠,另外相当一部分钱又被他投进了录像厅里。
前后一年多时间,杜峰跟人合伙在燕京开了二十四家录像厅,这些录像厅表现也还不错。
大多在半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之后每家店每个月都能提供千把块钱的利润,杜峰一个月躺着赚两万。
但在赚钱之余,杜峰也发现了问题。
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林朝阳之前说过的竞争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录像厅这门生意的地域局限性很大。
在燕京开的这二十四家店,目前已经是杜峰能够掌控的极限了。
他今年尝试过到天津去开录像厅,可录像厅这种生意少不得要跟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离开了燕京的地界,很多事他操作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倒不是说就不能去外地开了,而是必须要去那些他能够伸的上手的地方,这样一来,局限自然就大了,这门生意未来的想象空间也就小了。
“录像厅我还得接着干,这也是个稳定的现金流,以后就慢慢发展吧,能走到哪一部算哪一步。
服装这门生意,我觉得潜力是要远远大于录像厅的。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位,我这回就想搞个大的。”
说到这里,杜峰看向林朝阳,脸上露出略显谄媚的笑容,“姐夫,我这回的想法有点宏伟,要不你也入一股支持支持我吧!”
图穷匕见,杜峰来香江要考察不假,但恐怕让林朝阳支持他的计划才是更重要的目的。
还没等林朝阳开口,陶玉书先说话了。
“敢情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