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454章 经典的诞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4章 经典的诞生(3 / 4)

的位置,那就是离放映机最远的卡座,那是戛纳生态链里最高位置的象征,评委们的坐席。

电影开始放映,《牺牲》讲述的是核毁灭背景下主角亚历山大通过向上帝献祭以阻止核爆炸的故事。

在上个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刚刚发生的当下,拿这部电影当作开幕影片,政治意味可谓拉满了。

整部电影的基调跟《圣经》中亚伯拉罕建祭坛向耶和华献以撒有种不谋而合的相似。

宗教意味,再加上政治环境的影响,林朝阳笃定这部电影肯定要拿奖。

他的言论让许鞍华等人有些忐忑起来,她们尽管对戛纳电影节有些了解,但身为香江人,却对政治和信仰这些东西并不敏感。

听着林朝阳那笃定的语气,许观文忍不住问:“它能拿金棕榈?”

“不好说,电影节有份量的奖项又不止这一个。再说了,电影节每年都有这种政治正确的片子,也不见得都能拿奖,只是概率肯定要比一般作品大一些。”

许观文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两人又聊到了今天《楚门的世界》的待遇问题,一致认为嘉禾对组委会有很深的误会。

这他么也叫“看重”?

开幕影片放映结束后,在马杰斯迪克海滩上有一场规模盛大的露天宴会,午夜时分仍旧人满为患。

剧组的几个演员爱凑热闹,不睡觉也要去参加。

电影放完都已经是下半夜了,林朝阳没那个雅兴,回到了酒店房间休息。

次日一早,林朝阳精神不错,跟他比起来,剧组那几个人的精神就萎靡多了,昨晚他们三点多才回房间休息,也就睡了四个小时左右。

今天上午八点半,电影节的第一部展映电影《下班后》会在卢米埃尔影厅放映,面向各国媒体、各个参展剧组和一部分业内人士。

《楚门的世界》剧组倒不是一定要去,但这部电影是马丁·斯科塞斯的新作,也是电影节前媒体最为看好的几部获奖影片之一,大家都想去看看成色。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等看完了电影,几人从影厅出来,许鞍华的脸色忧心忡忡。

跟马丁·斯科塞斯以往的作品比起来,《下班后》的风格并不厚重,偏向于黑色幽默,但技巧太娴熟了,有一种举重若轻、大巧不工的风范。

许鞍华自忖在拍摄技巧上,她跟马丁·斯科塞斯恐怕要差了一个档次,这对《楚门的世界》可不是好事。

看着她的情绪有些低落,林朝阳无奈的摇了摇头。

来了戛纳不到两天,许鞍华和许观文时不时的就要被打击一下,情绪起起伏伏,林朝阳已经懒得安慰了。

反观钟楚红和张曼玉这俩人,自知实力不济,对奖项没有任何诉求,心态那叫一个稳。

除了拍拍美照,就是研究美食。

下午和晚上,许鞍华和许观文俩人魔怔一般的继续去各个影院、影厅去刺探敌情,林朝阳则自在的游荡在戛纳的街头。

《楚门的世界》在戛纳的首映被安排在了电影节第三天的上午,地点在德彪西影厅。

虽不是电影节最有牌面的卢米埃尔影厅,但也不算太差。

《楚门的世界》既没有《牺牲》的开幕影片待遇,也没有《下班后》首映那隆重的红毯仪式和热情如火的观众。

来的人主要都是媒体人和影评人,几乎没什么自由观众,能够容纳近千名观众的电影院此时上座率还不足两成。

这也是大多数参加电影节的默默无闻的影片所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人都说影视行业是最现实的行业,其实观众也一样。

电影节上有那么多知名电影人拍出来的片子,观众们当然得先紧着那些星光闪闪的影片去看。

好在评委会还算给面子,展映前的新闻发布会本届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西德尼·波拉克带了三位评委和选片总监吉尔斯·雅各布出现在了现场。

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几人对《楚门的世界》表现出了很大的欣赏。

林朝阳等人看过前两天展映发布会上这些评委的表现,几乎每一场发布会他们的说词都差不多,夸就完事了。

这么多展映影片都是电影节精挑细选出来的,当着这么多记者的面,他们总不可能说些负面的评价。

除了评委会的人,《楚门的世界》展映前还有一组客人不请自来。

大岛渚带着《马克思,我的爱》的男女主演夏洛特·兰普林和安东尼·希金斯来给《楚门的世界》捧场了。

大岛渚在国际影坛声望不低,他的到来吸引了不少记者的菲林,也少不了要发几句言。

“……我很喜欢林桑的《闯关东》,《楚门的世界》是他的新作,之前他还跟我聊过这部作品,我觉得他这个想法非常天才,我也非常期待看到这部优秀的影片。”

在场的记者和影评人本以为大岛渚是受到片方或者是导演、主演的邀请来的,没想到居然是因为《楚门的世界》的编剧来的。

听这意思还是奔着林朝阳这个编剧的名声自己主动来的,这让这些记者和影评人们不禁向林朝阳这个一直不声不响的编剧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同时,他们也对《楚门的世界》又多了几分期待,等到电影开始放映后,德彪西影厅里安静了下来。

放映机的光束打在银幕上,鲍方那张写满了故事的脸首先出现在了上面。

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影片要求必须使用演员原声,为了观众们理解电影的内容,这些电影都配了英文字幕。

这个时候鲍方那出色的嗓音条件和台词功底反而成了加分项,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在场不少人的眼睛。

楚门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岛的小城,他是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

他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

每时每刻全世界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