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那里注定是要吃亏的。
反观《天堂电影院》,它讲述成长、亲情、友情的主题,完全契合这个时期美国人的审美,拿奖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说到这里,林朝阳停顿了一下,然后总结:「所以说,《寄生虫》失利,属于非战之罪。”
「说的有点道理。」陶玉书的语气略显傲娇,显然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一个奖项而已,欧洲三大都拿了那么多奖了,还在乎这一个?」林朝阳安慰道。
「这不是没拿过嘛。”
林朝阳笑道:「你当这是集邮?」
夫妻俩说笑了两句,陶玉书心情好了起来,她平时总是表现出女强人的那一面。
昨天《寄生虫》冲奖失利,她也表现的从容大气,在外人面前没有表露出丝毫低落的情绪。
只有在面对林朝阳时,才会露出自己脆弱、柔软的一面。
本来她还打算等《寄生虫》得了奖上映后再回香江,现在跟林朝阳通完电话,她感觉有些想家了,简单安排了一下工作便飞回了香江。
一个多月在外,回到家中陶玉书感觉分外温暖,尽享天伦之乐,可惜这种欢乐没持续多长时间。
「晏晏呢?」吃完晚饭,陶玉书好一会儿没看到女儿,问林朝阳。
「不知道,好像在你衣帽间了吧?」
「晏晏!晏晏!」
陶玉书看着女儿的名字,往衣帽间走去,果然在衣帽间的角落里发现了女儿的身影,她蹲在地上正努力的穿鞋呢。
不过穿的不是自己的童鞋,而是陶玉书的高跟鞋。
「那是妈妈的鞋,你穿太大了。」
陶玉书刚蹲下扶着女儿,冷不防看到她那张小脸,愣然当场。
只见晏晏顶着一双熊猫眼,嘴唇周围涂满红色,如同血盆大口,眼神懵懂的正看着她。
「妈妈~」晏晏叫了一声,问:「我好看吗?」
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陶玉书心里这样默念着,好不容易挤出笑容。
把鞋子给晏晏脱下来,又领着她去了卫生间洗脸。
路过林朝阳时,他看到这个场景没心没肺的哈哈直乐。
好一会儿功夫,女儿从卫生间出来,又变成了那个可爱乖巧的小天使。
林朝阳本想抱抱她,却被陶玉书一个眼神支开。
「谁让你穿我的鞋的?」
「还学会化妆了?是不是你小姨教你的?」
陶玉书在家待了两天,期间港媒对奥斯卡金像奖的关注热情已经过去,转而开始报道了另一件他们之前忽略的重要事件。
林氏影业投资的电影竟然在美国市场大杀四方!
《忍着神龟》在美国上映三周,累计票房突破1.2亿美元!
林氏影业投资《忍着神龟》这件事很隐秘,从来没声张过,直到这次票房大爆之后,陶玉书才指示公司的人把消息捅给媒体,为的自然是给林氏影业造势。
现在的香江影坛,新艺城内乱,已经回天乏术,嘉禾实力仍然强劲。
但早年他们依仗的洪金宝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只剩下程龙这一根独苗,在面对林氏影业的础咄逼人之时,已经逐渐力不从心。
现在林氏影业海外投资大爆的消息传来,对于这两个老对手来说无疑是个噩耗。
可这件事对普通香江人,却是个很好的消息。
香江的电影公司不仅能够在本土逞威,在湾岛、东南亚这些市场驰骋,还能在美国这样的电影强国占有一席之地。
许多香江人看到这个消息,难免又是一阵骄傲。
在媒体的一片热捧当中,有些娱乐媒体关注的是林氏影业的作品热卖,有些财经媒体关注的则是林氏影业的业绩。
如《信报》就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中,预测了林氏影业今年的营收规模可能要超过16亿港元的规模,其中75%都是来自于海外市场。
《信报》说《忍着神龟》固然是今年林氏影业营收大增的关键,但其最近两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举措也功不可没。
他们特意在文章中提到了林氏影业在日本成立的海外子公司大路影业。
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大路影业除了负责林氏影业影片在日本的发行,还参与了6部日本本土电影的投资和出品,收获颇丰。
在文章中,《信报》还谈到了林氏影业的上市契机。
《信报》认为,此时的香江电影正值巅峰,林氏影业应该争取在两年之内上市。
最后,《信报》还强调:
湾岛、东南亚等传统外埠市场在林氏影业营收当中所占有的比重正在不断降低,这有利于林氏影业更好的转型为一家横跨电影产业上下游、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影业巨无霸。
《信报》的报道在香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在很多商界巨贾的眼中,电影这门生意是不太能上得了台面的。
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戏剧这门艺术的轻视所致,另一个原因是盘子实在太小了。
八十年代香江电影市场的规模一再扩张,也不过10亿港元的盘子,算上外埠市场,顶天就是三四十亿港元而已,还不及长江实业市值的二十分之一。
而长江实业不过是香江诸多地产公司的其中之一。
但今年林氏影业却给了大家一个不小的惊喜,营收破15亿港元,这放在恒指市场当中已经足以撑起一家大几十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了。
以至于百富勤的梁伯韬在看到报道的第二天便致电陶玉书,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林太,有没有兴趣把林氏影业做上市?」
这个时候陶玉书刚刚落地沪上,听着梁伯韬的话,她没有表态,只是说:「等我回去再聊。」
闻言,梁伯韬心中不由得一喜,没拒绝就是有想法。
「好,那我等您回香江。」
陶玉书到了沪上后入住的是和平饭店,前天到内地的湾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