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以及翠明假期旅行社等众多优质资产。
合并估价11亿,共发售新股1亿5000万股,每股认购价3.2元,融资规模高达4.8亿港元。
明报企业上市认购价的厘定是在上市前完成的,这也是公司上市前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当然是希望认购价越高越好,认购价高,股价高,市值自然高;
而另一方面,承销商和上市委员会则希望认购价低一点好。
认购价低了,利好承销商的工作,而上市委员会希望股价低点,主要是不想影响投资者的活跃度。
明报企业的上市认购价在厘定之前经过了两次上调,主要是因为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们的热情太高,认购行情过于火爆。
在这些热情的认购者,就包括了前段时间林朝阳去霍家参加家宴认识的郭鹤年。
目前港股的传播业上市公司当中市值最高的是东方报业。
东方报业旗下拥有《东方日报》《太阳报》《太阳马经》等多家报刊,号称每日行销报纸百万份,今年的市值已经突破六十亿港元大关,
而合并后的明报企业规模丝毫不逊于东方报业,旗下《明报》《天天日报》《明报晚报》《华人夜报》日销量超过60万份,一众周刊、月刊销量同样不俗。
关键是明报企业的逼格比走平民路线的东方报业高多了,逼格高,影响力自然强,传播业比的就是社会影响力。
所以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们朴素的认为,明报企业的股价潜力绝对不会比东方报业低,这也就造就了明报企业上市前的火爆认购。
上市这天上午,陶玉书和金庸共同站在联交所交易大厅敲钟。
被特许进入交易大厅的记者们疯狂的按着快门,交易大厅内闪光灯亮成一片,纷纷将陶玉书和金庸收入镜头。
有些记者找的角度很刁钻,将站在角落里的林朝阳也扫了进去,他们甚至连这张照片的配文报道都想好了一一《传媒女王背后的男人》。
上市敲钟,说敲钟不准确,实际上是敲锣。
锣声一响,黄金万两!
这话夸张了点,但大抵是没错的。
明报企业上市股价3.2元,开盘仅半个小时后股价便飙升40%,直到早市结束,股价涨到了5.1
元,涨幅达60%。
中午休息一小时后午市开始,股价仍在狂突进。
到下午4点收盘前,明报企业股价小幅下挫,以6.2元每股价格收盘,涨幅领跑恒生指数,总市值达到了46.5亿港元。
而在明报企业上市后,林朝阳夫妻通过明成传媒、玉郎机构控制的股份高达61.28%。
按照明报企业上市首日收盘股价,夫妻俩持有的股份价值28.5亿港元,这还没算明报企业上市融资的4.8亿港元。
明报企业上市的第一天,不管是陶玉书还是金庸都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两人在联交所交易大厅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在谈到退休问题时,金庸表示,他至少还要为《明报》再服务三年,这是陶玉书收购明报集团前便跟金庸谈好的条件。
明报集团是金庸一手创立的,在集团内部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收购、合并、上市这个关口,如果他直接全身而退,肯定是极其不利于股价稳定的。
谈到对企业控制权问题和未来发展时,金庸谈到:
「我希望报馆现代化,我们长期家庭式经营,今后要制度化,上市是公司迈向制度化管理最好的契机。
林太是巾帼英雄,纵横商海一路乘风破浪,我相信在她的带领下,新的明报企业必定会大放异彩!」
花花轿子众人抬,陶玉书在接受《南华早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明报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明报》的成功,这都要归功于查先生个人的远见。
由早期以武侠的金庸作号召,迈向60年代以政论闻名的查良镛年代,以至目前上市的明报企业。
查先生成功的将明报企业塑造成为一份备受知识分子尊敬的报业公司,可见他的高瞻远瞩。」
明报企业上市后,陶玉书成了公司的实控人,金庸则退到管理者的位子上,二者看起来关系融洽和睦,悍相惜。
这无疑极大的增强了投资者对明报企业上市后的信心。
次日一早,关于明报企业成功上市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出现在香江各大报纸的版面上,陶玉书和金庸的形象以及言谈也被媒体们广泛报道,
上市第一天股价增长93%,市值达到46.5亿港元,证明了市场对于明报企业的认可和期望。
在许多媒体看来,明报企业成为港股传播业第一股只是时间问题了。
事实证明,这些媒体猜对了,但没完全猜对。
明报企业上市第二日,股价继续攀升,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股价便由3.2元提高到了9.2元,
累计涨幅187%。
市值也来到了69亿港元,成功赶超东方报业的63亿港元市值,成为港股传媒业第一股。
这个股价和市值对于刚刚上市的明报企业来说,肯定是虚高的,但也证明了市场对于明报企业的信心和认可度。
从上市前的一个多月到上市后的一周多时间,陶玉书一直开启着卷王模式,没有一刻懈怠,不是才接受采访,就是在接受采访的路上。
5月23日,《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刊登了一份关于陶玉书的深度采访。
这份报纸是《华尔街日报》在1979年创办的综合性日报,亚洲版的总部就放在了香江。
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从创刊便成为了亚洲财经新闻领域的权威杂志。
自六十年代开始,香江报业的发达程度便冠绝亚洲,即便是报业同样发达的日本也稍逊一筹。
明报企业上市短短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