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正统嫡脉要造反> 第171章 比肩先太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比肩先太子?!(3 / 4)

那管家就拱手道,“可不是么?大底是怕自己跟自己的家族步了夏大将军及将军府的后尘。”

南阳王就点了点头,“这个倒也能理解,”毕竟那夏衍一家的确是死的很冤枉也死得很惨。

萧妤又就抢着道,“可是我听说那关内侯和萧黎走得比较近。”

那管家就笑道,“这个确实如此,那蜀国公主和关内侯是好朋友关系,准确来说那关内侯是将那蜀国公主当做妹妹来对待,不过他们之间的友谊说起来就有些长了,那还是在关内侯还不是关内侯,忠武侯也还是武成候的时候说起,那时候关内侯还只是武成候家的一个小郎君。

或许是因为宫中没有同龄的孩子,那蜀国公主就觉得有些闷,所以就总喜欢隔上一段时间就领着几个宫人到街上去玩儿。

后来有一天她就在街上碰到了前太傅杨勉之家的嫡孙跟福康公主家的庶孙领着一群人当街殴打一个小乞丐,那蜀国公主看不过眼,就让人上去教训那些人救助那个小乞丐。

哪知这就惹毛了杨太傅和福康公主家的孙子,他们觉得那蜀国公主这是在多管闲事,然后就趁着那蜀国公主身边的人在收拾他们手低下的那些人之际,就欲去收拾那蜀国公主。

这一幕正好被那容小郎君给看见了,所以他当即就冲过去将那小公主给救了下来,然后还把那两人及其手底下的人都给收拾了一顿。

后来这事陛下知道了,就狠狠地惩罚了杨太傅和福康郡主家的孙子一顿,但是这杨太傅和富康公主却是个拎不清的,自家的孙子欺负了皇帝的孙子,他们不但不觉得惶恐,反而还跑到陛下的面前去为自家的孙子求情,这就惹怒了陛下,觉得他们这是没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是他们的孙子尊贵还是自己的孙子尊贵?

所以陛下当即就发了火,将那杨太傅的官职一撸到了底,也把那福康公主给降为了福康郡主,同时还把他们一家给赶出了京城,发配到了封地彭城去了。

而这容小郎君则是因为救皇孙有功,又加上陛下知道他是武成候家的小郎君,所以就被陛下给亲赐了一把赤渊宝剑。

那蜀国公主本身就是一个跳脱活泼的孩子,所以后来在出宫的时候就经常跑去武成候府找那容小郎君玩儿,这时间久了,两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好朋友。”

南阳王一家就点了点头,然后那萧驰就问,“那杨太傅和福康郡主家的孙子在对萧黎实行打击的时候难道他们都不知道那是蜀国公主么?”

那管家就道,“那小公主自小长在宫里,谁有见过啊,再者那小公主每次去街上的时候总喜欢着一身小郎君打扮,他们只以为他可能是某个勋贵或者富户人家的孩子,哪会将她跟陛下的皇孙练习在一起啊?”

“哦,原来是这样,”众人又就点了点头。

然而那萧妤就有些泛酸地道,“那萧黎跟那关内侯应该也还是相差好几岁吧,竟然也能成为朋友?”

那萧婕就道,“阿黎长得精致漂亮,又性子活泼可爱,招人喜爱也是很正常,你没听杨叔刚才说那关内侯将她在当妹妹疼么?”

萧妤就哼了哼,没吭声。

南阳王就斜了她一眼,他向来都知道这个女儿打小就心高气傲,将谁都不放在眼里,又加上今日见了陛下对萧黎的那种宠溺的模样心里自然是吃味儿了,但是他却还是不得不警告他们,“你们都给我听着,萧黎为嫡,你们为庶,没事别要去招惹她。”

几兄弟姐妹的内心里虽然很是不大高兴他们的父王这样抬高萧黎而贬低他们自己,可是他们谁都不敢反驳,只得乖乖地应着,“是,父王!”

小王公公回到宫里,去向老皇帝复命,老皇帝就问,“南阳王一家是何反应?”

小王公公就道,“自然是欢喜的紧,”然后他就将他在南阳王府的所见所闻给他如实地禀告了,末了他还掏出南阳王打赏他的那个荷包来向老皇帝奉上。

老皇帝看了那荷包一眼就问,“里面是什么?!”

小王公公就道,“奴才不知,奴才还未曾打开过,不过奴才接在手里感觉应该是一些金或者玉。”

老皇帝就道,“打开来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别人给了你什么东西你都不知道,以后别人有事你怎么去还这个人情啊?”

小王公公一下就明白过来了老皇帝这话中的意思,遂就拱手道,“喏!”随即他将那个荷包给打了开来,然后将里面的东西就倒了出来,就发现竟是些指头大小的金珠子和一块雕刻着松鹤常青图样的独山玉玉佩,他再一数那些金珠子,竟然不多不少刚好十颗。

老皇帝看到那些,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他倒是舍得!”

小王公公就看向他的师父兼干爹,王公公就朝他默然地摇了摇头,却见老皇帝跟着就又道,“既然人家如此有心,你就收着吧。”

“喏!”

“好了,下去喝点热姜茶暖暖身子吧,别病着了,”老皇帝随即又就道。

“喏!”小王公公退出殿外,王公公提过一旁温着的小茶壶就去给老皇帝续了一杯热茶。

与此同时,萧黎就在问她姑姑,“唉,姑姑,二皇叔他为何不受皇祖父喜爱啊?其他皇叔们虽然在我皇祖父那里的待遇不及我父王和三皇叔他们俩,但是皇祖父也没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将他们给赶去封地的呀?”

巴陵长公主就道,“你皇曾祖父有十几个儿子,虽说先后也有几个嫡子,但是那些个嫡子却是没有一个是活到了成年的,你皇祖父在一众兄弟中排行居五,在他的前面还有三个年长的兄长。

你皇祖父生性纯孝,咱们大魏朝以孝建国,也是以孝治国,你曾皇祖父就是看中了你皇祖父的这一点,所以后来你曾皇祖父就打破了自古立嫡立长的传统立了你皇祖父为太子。

你皇祖父既不是嫡出,也不是庶长子,所以他的那些个兄弟们又岂会甘心?后来就在你曾皇祖父驾崩,你皇祖父登基后的第三年,他的那些个兄弟们就连起伙来在封地上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