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无限,从主神空间引导者开始> 番外(2):我不是甄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2):我不是甄嬛(2 / 6)

她约了聂星杰见面。

她抱着他,说,后宫险恶,她不愿再待在后宫。

害死华妃后,她每夜都梦到华妃变成厉鬼要来索命。

她想要聂星杰带她走,一家三口离开京城,远走高飞。

当时,就连聂星杰也差点点头答应下来。

他只觉得甄嬛身上有一种魔力,让他也差点沉沦进去。

好在大业在前,聂星杰在关键关头回过神来。

聂星杰还需要甄嬛在后宫的策应。

雍正身死这一关键,还要落在甄嬛身上。

而他,此时还没有做足准备。

这次见面,不欢而散。

之后,伤心欲绝的甄嬛回到后宫,聂星杰则继续筹备反清大计。

在用假死早夭的消息把孩子从宫中接到身边后,聂星杰和甄嬛之间的来往渐少。

聂星杰知道甄嬛恨自己的绝情。

但他穿越来到这里,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来的。

然而,这一次,聂星杰明显感觉自己行事不像之前那般顺利。

不仅暗中准备的炸药差点爆炸,就连年羹尧也莫名其妙失了心,在西北吃了一场大败仗。

这让聂星杰嘀咕难道主角气运真的存在的同时,也下定决心办洋务。

他“发明”出来“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然后,他又“发明”了“真霓纺纱机”,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从此,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

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在聂星杰穿越后的第六年,雍正终于发现了聂星杰的野心。

三年来,他御驾亲征,收拾了年羹尧,再次平定西北。

此时的清王朝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达到了巅峰。

但在聂星杰的一手操纵下,社会矛盾已经改变了。

随着机器生产越来越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工业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腐朽的清王朝不能为这位初生的“婴儿”提供它需要的能量。

它自己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华夏,而不是西方,会发生什么?

就连聂星杰也想不到的五花八门的发明出现了。

它们推动着工业革命在最短的时间点燃一切。

甚至,就在聂星杰刚刚拿出来蒸汽机的时候,江南已经传出来有人发明了类似的东西。

华夏永远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

不同于几千年前封建的风吹到了现在。

洋务的发起人、红星营的最高决策者、“真霓纺纱机”的发明人、富甲天下、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发明家拥有者……曾经的果郡王,现如今的聂星杰,剃发,穿汉服,第一个反了。

他打出“天下大同、你我共同”的名号,朝着腐朽的清王朝统治打响了第一枪。

天下大乱。

火枪火炮声和蒸汽机的轰隆隆声中,三日,红星营拿下苏杭。

九月,下荆襄湖广。

十月,稳定川蜀。

十一月,定西南西北。

十二月,三军北伐。

期间,聂星杰明显感觉到了一种阻力的存在。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

或许是甄嬛作为主角的气运?

又或许是旧时代的尘埃?

还是清朝残余的龙气?

但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一切都被摧枯拉朽般扫到了角落。

这是工业时代对封建王朝第一次露出自己的獠牙。

更别说对手还是年羹尧动乱后名将凋零,国库匮乏的雍正。

好在引导这一切的人是后世穿越而来的聂星杰。

而不是——西方。

他从严治军,提出不拿群众一根一线。

一路上,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二月初,三军已经包围京城。

一个可爱的战士把旗帜插在了京城。

看着红星旗飘扬,所有人都知道。

清朝,完了。

1729年2月12日,京城卫戍部队和亲军营投降,城门大开,清朝灭亡。

相较于后世清朝灭亡的时间,整整提前了182年。

1729年,世界都发生了什么?

1729年,大英在进行“圈地运动”,仍旧没有积累足够的生产技术知识。

1729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生于奥得河畔的什切青市。

1729年,格雷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

……

迎着一路的欢呼声,聂星杰大步走进了皇宫。

路上,他还疑惑,为何没有听到雍正退位,颁布清帝退位诏书的消息。

直到他穿过长长的宫道,踏入那金碧辉煌的朝堂,看到在皇位上坐着的人,聂星杰才恍然大悟。

甄嬛。

她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凤冠,正端坐在皇位上。

让随行的人别来打扰,聂星杰带着孩子独自去见她。

大殿内一片寂静,只能听到他沉稳的脚步声。

甄嬛看着走近的聂星杰,两行清泪终于忍不住滑落脸颊,她说

“这些年来,你一封书信都没有来过。”

聂星杰沉默。

他一心都放在造反上面,儿女私情,确实忘了。

她哭着,就像当年同样哭着想让聂星杰带她远走高飞的那一天。

“城门,是我让开的。”

她哭着,心中堆了三年的大雪就要雪崩。

“投降,也是我让的。”

她哭着,眼泪都要流干了。

“你想让我杀了雍正,我也杀了。”

聂星杰无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