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推官心细,不光是查看了吏房书手送来的资料,还自己去衙门架阁库查阅了刘俸的原始档案,发现日期对不上,于是才查出了这一桩舞弊案。
可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府县衙门何其多?广州府的官员能查出来日期不对,也是从架阁库里查出来的,而其他府县衙门呢?
几个例子列举出来,官府衙门胥吏徭役之害,已经是笔透纸张。
而观阅之人亦皆为朝堂命官,自然更是代入感极强。
公廨里一时寂静。
高翰文无有地方官府的经历,过去也是在翰林院那等清贵衙门,又或是文渊阁当差,对胥吏衙役之害不甚了解。
他不由看向四周,同一间的同僚们。
“好!”
“说的好啊!”
“这位昌兄料定也如我等过往,深受胥吏衙役之害啊。”
“此兄所言,罗举成例,多为广州府事,难道是广州府升入京中的官员?”
“谁人知晓这位昌仲平兄台,是在京中哪个部司衙门当差做事?”
“今日下衙,我定要请此兄吃酒!”
都察院公廨里,高翰文就看着满屋同僚一个个因为这篇文章同仇敌忾了起来。
而出了都察院公廨。
京中各部司衙门,更是声势浩大。
一间间公廨里,满屋叫好声。
而那些衙门的胥吏衙役还茫然不知,这些衙门里的老爷们又是要作甚了。
只不过等到这些胥吏衙役看到那些老爷们走出公廨,却发现这帮老爷瞧着他们的眼神。
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