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397章 严绍庭:我全都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7章 严绍庭:我全都要!(2 / 3)

大明疆土之志,当以褒奖。宣府镇总兵官及以下将领,统兵有方,亦不可降罪。朝中各部司官员,心系边关,内阁诸阁老通宵达旦宵衣旰食,皆为社稷,亦当勉力。我皇陛下更是亲征来犯之敌,足可告慰列祖列宗。”

年轻人的口气就是大。

声音洪亮的,余音环绕在大殿内经久不息。

袁炜看的都已经瞪大双眼。

他望着严绍庭的侧脸,心中一阵翻腾。

高啊!

实在是高!

比皇城外面大明门城门楼子还要高!

杨博更是傻了眼。

难道今天是要超计划完成预定任务?

不光是为宣府镇上下脱罪,还要给宣府镇上下定一个大大的功劳?

徐阶则是沉着脸。

自己有心要将祸事引到宣府镇头上,但现在严绍庭这番话,却让他如同遇到了刺猬一样难以下口。

真要是按照严绍庭说的。

自己要是否定了宣府镇这一次的功劳,那就是否定了满朝文武,否定了六部、内阁甚至包括他自己。

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否定皇帝。

没见严绍庭这小子说的?

朝廷各部司衙门心系边关,内阁宵衣旰食,皇帝御驾亲征杀敌。

全场,唯二坐着的严嵩,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大孙子如今亦有自己当年七八成功力了!

虽然严嵩还没事先就宣府的事情,询问严绍庭的计划和目的。

但现在朝廷里言官们分成两派,各持一词。

严嵩隐约能猜到,这背后可能有徐阶在暗中推动。现在。

大孙子这一手,直接就是将局给搅了。

你们都别吵了,大家都是为了朝廷,都是有功的。

至于罪过?

可不就是蒙古人和白莲教逆党的。

这一套搅风搅雨,祸水东引,玩的可是相当丝滑。

顺带着,还将所有人都给拉下水,雨露均沾。

谁反对就是在反对整个朝廷和皇帝。

原本还准备躺平待在内阁,给大孙子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严嵩没来由觉得,自己是不是接下来连内阁都不用去了?

如今也快入秋了。

不如就用换季身体不适,等入冬再以偶感风寒为由,待在家中。

老严头悄默声的谋划着自己退休不成便转为退二线的计划。

御座上。

嘉靖却是眼神暗暗的戳了戳严绍庭。

这样的回答,似乎并不符合当初既定的图谋啊。

若当真宣府有功无错,那自己还如何拿捏马芳和宣府镇了?

但嘉靖却又不能明说。

毕竟严绍庭最后可是将自己也给拉下水了。

自己总不能打自己的脸吧。

真要是那样,免不得严绍庭这混账小子就要带头说一说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带兵出城迎敌的事情了。

嘉靖眼神不由冷了几分。

“胡搅蛮缠,胡言乱语!”

“说东说西,扯了这么多,倒是谁都要沾一份功劳了!”

嘉靖淡淡的看了严绍庭一眼,准备给他最后一个机会。

严绍庭迎着老道长的眼神,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顺带着还了老道长一个眼神。

虽然知道您急。

但您先别急。

严绍庭当即面露笑容,奉承道:“功过与否,自然还得是皇上圣裁。微臣今日之言也只是说此次之事,微臣是觉得我朝上下都是忠君报国的臣子,这一次议的也都是军国之事,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嘉靖瞪了严绍庭一眼,挥了挥手:“行了,说东说西,功过与否朕心里有数!”

严绍庭脸上笑容不改,继续拍着马屁:“皇上圣明,微臣其实就是知道皇上心里有着一杆秤,才敢胡言乱语这么多话。若不然,只怕微臣刚一开口,就要被皇上降旨乱棍打出去了。”

嘉靖哼哼着,脸色却稍稍缓和了一些:“看来你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见老道长态度有了变化。

严绍庭赶忙转口道:“启禀皇上,虽然微臣今日说朝堂上下都有功。但这一次蒙古人来犯,宣府镇还是有些责任要担的……”

嘉靖眯着双眼,要不是自己知道这小子撅屁股拉什么屎,哪里能等他一通狗屁放到现在。

见严绍庭还记着自己的事情。

嘉靖哼哼了一声,却没有开口。

杨博却是在听到严绍庭说宣府镇还要承担责任,心中不由一惊。

他赶忙开口:“不知严宾客所言,宣府镇还要担下什么责任?”

严绍庭侧身看向杨博,而后面露笑容,拱手抱拳道:“杨尚书莫急,下官之所以这般说,乃是因为宣府镇御敌有力,当褒奖。但宣府镇谋略短浅,若是在去岁查探得知蒙古人会有图谋,便亲来京师力陈利弊,早做准备。即便宣府镇辖下有千里边墙,但想来也能有更多精力防备各短板之处。如今既能拦住蒙古三路大军,那么也就能将最后这一路三千余众也挡在边墙外头。”

杨博眉头皱紧,不知严绍庭这话又是目的何在,心中不免生急。

倒是上方的嘉靖嗯了声。

只要严绍庭给出一个由头,自己现在依旧有机会拿捏宣府。

嘉靖当即点头道:“此言说的在理。”

见皇帝也如此认定,杨博心中更是焦急了起来。

倒是徐阶,带着满头雾水的看向原本一番言辞,已经将所有过错都推到蒙古人和白莲教身上的严绍庭。

这小子又要搞什么事?

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

不过想到严绍庭说的,宣府镇还要担责,徐阶亦是心中暗自生笑。

严绍庭默默感受着殿内气氛的转变,微微一笑。

他说道:“微臣思来想去,或许是宣府镇总兵官马芳久在边关,可能是因此少了长久谋略,只将精力灌注在一时御敌之上。当下虽然不宜临阵换将,但宣府镇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