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人的软件工程师团队,每月至少应为公司创造出1亿元的产值,那么一年的产值就是12亿元。此外,加上TOP集团公布的对全国27家软件园建设的巨额投入,业内人士预计TOP软件一年至少需要完成100亿元的产值才能收支平衡。但去年,华国一年的软件产值才300多个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完全无解。当然,这是这些业内人士是那些穿格子衫牛仔裤的IT人士。IT和风投有着天生的联系,而风投和疯投也天生可以画等号。所以IT人士的估算,通常都是可以吹上天的,事实上要不了那么多。但薪酬这种刚性成本,确实是TOP的现金流无法覆盖。最后一问,‘TOP的核心产品在哪’直接让TOP哑口无言,无法应对。因为他们也答不上来。难道说TOP不生产产品,只生产概念?山雨欲来,此前对TOP“宠信有加”的银行,随着这个报道,信心也开始了动摇。皇帝的新衣被揭破后,银行不能再像以前装傻了。毕竟都是搞经济的,再装看不见,以后不好交代。记者的四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涉及TOP真正的核心问题。5000人招进来,不合适裁了就是了。什么产业园变洗脚城、子公司盈利问题,都是小问题,发展中的问题,不足为惧。主营不突出的上市公司多了去了。但27个产业园铺天盖地的在全国建设,所需的资金数以百亿计,年利润不足1亿的TOP怎么来承担这样的资金缺口?这才是最核心的本质问题。这关乎一个公司持续经营。没法继续尸位素餐的经济学家们也只好站了出来,这个时候再说其他的,太反智了。于是,宋儒华的操作曝光在了阳光之下。在产业园区建设的时候,TOP便开始了楼盘的建设。宋儒华就是想通过这一堆堆的烂尾楼逼宫,到时候将一部分土地转成住宅用地对外进行销售获利。所以,问题来了。TOP到底是家软件公司,还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其实,这个问题也不算什么问题,如果宋儒华就此转型成功,以国民‘结果论是非’的调性,宋儒华会被捧为审时度势的传奇。但是,这个曝光时点,让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问题。地从哪儿来的?贷款从哪来的?谁给的?这里面最无辜的便是地方了,他们要卖地直接卖房地产公司就完了,何必走这么一遭?现在这种情况,对地方而言就是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盲目,增加了宋儒华的勇气,使其无法看到危险,但他的嗅觉无疑是灵敏的。就在那场始料未及的诉讼前一周,他便在TOP金融集团董事会扩大会议上说,“资本和产品经营不同,产品经营做错了事情仅仅是丢掉一个单子而已,对整个TOP事业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而资本市场方面一旦出了问题,则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他没预言错,TOP因资本而壮大,也因资本而垮塌。想起这段往事,戴礼辉就觉得有些讽刺。回过神来的他向宋儒华进言,“老宋,不要再继续搞了,风险很大了。”刚刚宋儒华提出了要启动教育、康养、保健品三驾马车,来填补TOP此时的大窟窿。面对戴礼辉的谏言,宋儒华苦笑了一声,“哥们,我停得下来吗?”李智等人也是无奈,对他们来说,现在面前就只有一条路,趁着账面上还有钱,银行的借款还没到还款期,立刻转型,杀出重围。戴礼辉闻言,也是摇头苦笑,只能赌命了。没法子,不赌,只能进去吃牢饭。……放下手里的放大镜,将一封信递给‘爱徒’杨志远后,智柳顺势摘下了眼镜,揉搓着鼻翼。人到了岁数,就不得不服老。本就是高度近视,又开始了老花,让智柳感觉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找个专门的秘书帮着读文件?智柳心里叹了口气,也许,是时候退下去了。接过信纸的杨志远,扫了一眼信封的寄件人后,嘴角便挂起了戏谑的笑意。刚刚经历了2002年那场“灾难“性的奢华,宋儒华这一次周年庆的动作显得平淡多了,既没有大排场,也没有大手笔,他只是写了封“致社会各界的答谢信。一目十行的阅读着,他的笑意慢慢的变淡了,而后脸上出现了一丝凝重的神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在TOP集团创立十一周年的喜庆时刻,我谨代表TOP集团全体员工向您及您的家人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经过十一年的发展,TOP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信息技术增值服务为核心,集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咨询服务、IT职业教育、IT实训、第三方物流以及应用电子、精密数控机床等品牌产品生产于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TOP拥有TOP软件、炎黄物流和TOP科技等三家上市公司;TOP跨入了“华国500强企业“、“华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行列;TOP被列为国内百强软件企业之第二位;TOP被授于(授予)“华国驰名商标“、“华国物流实验基地“等殊荣。……2002年,TOP集团实现销售总收入55亿元,利税6亿元,企业总资产逾100亿元。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广大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各界朋友们多年对TOP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尤其是去年在TOP遭遇媒体风波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和TOP的朋友们仍然坚定地站在TOP一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支持和鼓励TOP,让TOP人深深地感动。2003年是TOP集团继往开来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