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羋固真拿着册子鼓动楚帝变法革新,后果难说。
羋固嘴角扯了扯,“是陆正把册子给我,我倒成了通敌叛国?”
赵明道:“泼脏水嘛,免不了某些人会如此攻讦大人。”
羋固看了看手里的册子,不过好像确实是因为陆正所给之物,他才不好交出去,容易被人扣帽子。
他小声嘀咕道:“合着这是一块烫手山芋?”
赵明不禁道:“大人可以命相博,博取一个流芳百世……”
细数史书上的那些变法者,很多人即便失败,也能青史留名。
羋固神色不自然,叹道:“也可能身与名俱灭。”
他是活腻了,不是不想活了,要把自己弄得身败名裂。
至于陆正敢如此行事,那不能一概而论嘛。
人家一个光脚的,他可是穿金戴银的神灵,还是得爱惜自己。
“算了,再看看吧。”羋固又把册子收了起来。
既然风险这么大,他便也放弃了。
赵明见此不免感到遗憾,他是准备与羋城隍同进退的。
不过既然大人都退了,他想前进也进不了……
羋固见赵明眼里闪过的一丝失望,不禁道:“赵判官啊,如今形势不明,我们还是得稳扎稳打,不能冒险,先把那些工程搞好吧!”
永州的那些水利工程对他有好处,自然是不能放弃。
对于利弊的衡量,羋固心里有一杆秤。
自己现在好端端的,犯不着去冒太大的风险。
“大人说的对。”赵明只好应道。
羋固躺靠着长椅,幽幽道:“本官还不想待在这偏远的永州呢!不过这里够自在,没那么多事……”
不是他不想努力争取,而是躺着更舒服啊……
就在这时,林荣前来求见。
羋固听闻林荣过来,顿时来了一点兴致,直接召见林荣。
“大人!”林荣恭敬行礼道。
羋固笑眯眯道:“林司农啊,你把陆正教得如何了?”
他有些好奇,这几天时间陆正学到了什么。
林荣闻言一愣,随即惭愧道:“有愧于大人!陆公子博学,根本不是下官指导他,反倒是下官从陆公子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什么?”羋固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以为自己听错了。
林荣低头讲述道:“陆公子已经编写了半部农书,其中大有学问,下官看过不少典籍,也不曾找到那些知识。听说陆公子也是从书中学来,并以此修编,也不知是何人所著书籍,或许是安国有比我们楚国更懂农事之人……”
羋固不可置信,说道:“你认真的?你是说他比你还懂农事,真能编写一部农书?”
“是已经编了大半部……”林荣回道,“下官不如陆公子远矣。”
羋固目光一呆,转而看向旁边的赵明,“他怎么什么都会?”
赵明也没想到林荣对陆正的评价这么高,毕竟这一位林司农,是他们永州最懂种田的了。
赵明低声道:“下官听闻陆正曾在地方乡里游历,接触过不少百姓,想来那个时候就在学习这些了。”
羋固面无表情道:“什么叫那个时候?今年六月他才成为天地秀才,然后出来游历的吧。现在才几月,他一下子能学这么多?这都编了两本书了,要逆天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