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来,开口道:“两位且随我去一坐,村中的杨秀才想与你们一谈。”
秀才?陆正眼神微动,开口道:“请老伯带路。”
老人便在前面带路,领着陆正和青婉来到一处宽阔的院子外。
陆正隐隐感觉一些特别的气息从院子里面传来。
他抬头一看,发现大门上还有一块牌匾。
“祠堂?”陆正不禁看向旁边的老人,“我们可以进?”
老人笑了笑道:“两位是我们村中的恩人,没什么不能进的,我们村子的规矩,可能和你们那里有些不同。”
听闻此言,陆正点了点头。
祠堂大门打开,便见一个正堂,和两个偏厅。
右手的偏厅房门大开,一个面露清秀的中年人站在门口。
中年人看向陆正两人,拱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三尺文气从中年人身上释放出来。
陆正神色微动,客气回礼。
中年人又道:“在下杨旭,两位贵客请进!”
“陆正!”
“青婉!”
陆正两人自报姓名,然后随着杨旭进入房间。
房间内部的布置更像一间书房,有桌台、书架,还有茶台,角落处还有一张床榻。
杨旭邀请两人入座,亲自端茶倒水,开口道:“地方简陋,招待不周之处,且请海涵。”
陆正微笑道:“圣人有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有书香文气,是个极好的地方。”
陆正顿了顿,又好奇道:“阁下一直住在这里?”
看屋中的陈设,这个杨旭似乎在此地长住,但这里明明是村子的祠堂。
杨旭点头道:“我得守护这里,不能离开,免得出事。”
总得有人坐镇村中作为最后的保障,而他杨旭便是如今这一代的守村人。
因为他是儒道秀才,比之村中的那些二境武者,虽然体魄差了些,但一身文气是最合适的守村人。
“这样啊。”
陆正闻言大概猜测到了一些。
杨旭说道:“听闻两位是安国来的读书人?”
陆正抬手拿出通关文牒,递给了杨旭。
杨旭接过来一看,不禁脸色一正,惊诧道:“陆公子竟还是安国的举人!”
陆正之前申请的文牒,还是用的洪州衙门发的身份牌,只是举人身份。
按照陆正的要求没有标明天地举人,也不是传扬的圣赐举人。
见杨旭吃惊的模样,陆正只是笑了笑,倒也没说自己现在已经成了天地进士,免得让对方更震惊,到时候都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杨旭转而很客气地将文牒还给陆正,幽幽道:“听闻安国多文人,今日杨某有幸能得见陆公子。”
陆正微笑道:“我等出来游学,能得见阁下,能见识世间百态,亦是我们的幸运。”
“真好啊。”杨旭感慨道,“不像我,无法去外面见识,只能在这里读书……”
陆正不禁道:“阁下没去参加科举?”
杨旭笑了笑,说道:“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岂会让我顺利科举?我这一身文气,都是自己修行出来的。当然,最主要还是祖辈们留下来各种典籍能让我学习,还有长辈们的教导……”
杨旭是一名天地秀才,即便放在平州,也是极为少见。
倘若他不是本村人,即便楚国不重视儒道,也能顺风顺水成长下去,成为一方官吏都不是问题。
然而村子与地方神灵的恩恩怨怨,他根本没有机会去施展才华,而是留守在村中,保护着村子不受侵害,一直无怨无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