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岛,西岸。
余书洋拿着蚌珠婆婆的金蚌,久久不语,这只金蚌形状如同梭子,内中蕴含一道法韵。
灵蚌、灵贝一类能产珍珠,在吴州是跟灵蚕一样,专门有养珠、采珠的产业。
不过,想养珠就得围湖建厂,就少不了跟龙族打交道,故而,养珠的生意不比养蚕的多。
“蚌婆,你我两家也算是旧邻,今时能在东海再见面,也算是缘分了。
不知道,你当下当地是何打算呢?”余书洋捏着金蚌笑盈盈的问道。
蚌珠婆婆作出迟缓的模样,好似年老迟钝一般,这是她常常装样的动作,目的就是装憨博同情罢了。
“老身全族上下只余我一个,家族气运、族地都破灭,再不考虑那些了,只求得一个存身之地。”
蚌珠婆婆一边说一边涕泪,她也是个苦命的,家族原本也是妖仙世家,专门给太平湖龙宫养珠的。
偏偏赶上家里老祖暴毙,族中偌大的产业都没了庇护,这才想法子招赘个上门女婿,偏偏遇上了灵贝郎君。
说起来,灵贝郎君虽然是个野仙,却懂得炼砂之法,他炼的灵砂做珠核,能养出极品灵珠来。
按说,蚌珠家没了妖仙,灵贝郎君是个散修野仙,双方正好是天作之合,合伙经营珠厂更是如虎添翼。
偏偏灵贝郎君是个乖张的性格,非得强娶蚌珠婆婆,搅和的蚌珠家里内乱、外祸不消停。
最后,这才酿成大祸,族人引来血蛟入族地,不仅生吞了灵贝郎君,也把蚌珠一族老小全都吃了。
蚌珠婆婆当时见势不妙,就揣了金蚌从秘道中遁走了,一路游到了淮水才算保住了性命。
余书洋点点头,对蚌珠婆婆道:“既然蚌婆铁了心了,我也不再苦劝,那就签一份入籍文书吧。
以后,蚌婆就归入到我家,说起来,我家福地内也有一支蚌族,不过不是珠蚌之属,而是南海的黄泥蚌。”
余书洋说话间,取出一份玉板来,引动太岁龙神之力,写下一份入籍为妖仆的文书,拿给蚌珠婆婆签押。
待到蚌珠婆婆签押完毕,太岁神力化作神契印记,打在对方的玄窍之上,余书洋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蚌婆,你这只金蚌,能否先借我几日,这种蚌的灵韵与我修行的一道法术类似,我想着参悟一二,不知道方便吗?”
余书洋捏着金蚌不撒手,笑着询问对方。
那蚌珠婆婆刚刚签押了入籍文书,自然不好驳斥少东家,只得强颜欢笑道:“自是无碍的!只是莫坏了金蚌的性命。
养珠少不得灵蚌,眼下只有这一只种蚌,还得靠着它繁育灵蚌呢!”
蚌珠婆婆也是落了难,原本她家有种蚌三十多只,太平湖龙宫用的灵珠,大半都是她家供应的。
这种蚌类似于灵田的粮种,并不用来养珠,是专门繁育灵蚌的,珠厂规模大小,全看种蚌的繁育能力。
灵兽、灵虫跟灵根一样,都是有着品级的,此时余书洋手里拿着的,就是蚌珠家品级最高的三品金蚌。
余书洋把吴威叫了过来,让他把蚌珠婆婆送到长流山万古福地,并且手写一封信,让他拿给老莫吉。
待到吴威、蚌珠婆婆都走远了,八姐、八姐夫两个又围了过来,余八姐瞪着眼睛看余书洋。
“九弟,你也太不仗义了,那蚌精明明是你姐夫搭救的,这一会功夫就被你拐走了!”
余八姐对着弟弟一通抱怨,她是真的看着不爽快,这才当场发作了出来。
“哎呀,我的个好姐姐,你没看我都小心翼翼的应对,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这个,你可看懂?上面有龙文,你看看写的什么!”余书洋也不受屈,当场就反唇相讥回去。
刚才金蚌一拿出来,余书洋看到上面的龙文,就被震惊到,这才捏着不放手,又哄着蚌珠婆婆签入籍文书。
余八姐接过金蚌,拿在手上单独掂量,除了黄金一般的外壳,再没看出别的东西来,不由狐疑的看向余书洋。
“八姐夫,你也看看,龙文你总是认得吧?”
余书洋见八姐依旧是满脸的不相信,他也不解答,先是让八姐夫来看。
黄文勋这一回能听出来,姐弟俩个在斗气,他本不想掺合其中,还不等他开口呢,手里就被媳妇塞了金蚌过来。
“夫君,你看看,不要被小看了,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多认识几个字吗!”余八姐气哼哼的说道。
这几日她心里都不痛快,在鱼父、鱼母跟前不好发作,六姐又刚怀胎,余八姐只觉得有气没地撒,今天算是找到机会了。
黄文勋拿着金蚌反复观看,丹黄洞天内有部份龙文传承,是从淮河水府中得来的,他只学了一百来个字,并不能认全金蚌上的字。
“龙……制,伯……旨!”
黄文勋倒也不觉得羞愧,笑嘻嘻的把金蚌还给了余书洋,说道:“九弟,还是你来说吧,到底是个什么事?”
余书洋捏着金蚌,手上灵芝如意一点,层层灵光从金蚌壳上浮起,龙德灵文被他从壳上抽了出来。
“东海龙公贺制,太平湖龙伯受旨。”余书洋轻声念了出来,说完又取出一枚水玉,把龙文承载了过去。
余八姐、黄文勋全都一脸懵懂的样子,显然是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不要说是背后的内幕。
“唉!你俩是真不明白啊!
东海龙公,这是敖龙大龙神在位时,东海龙王的封号,也就是说,这只金蚌乃是古早年代,由当时的龙王培育,送给太平湖龙伯的。
换句话来说,此物乃是太平湖龙宫的私产,若是被龙宫察觉,必然要追究一个盗宝之罪。”
余书洋话音刚落下,余八姐就不干了,忙嚷嚷道:“时间过去那么久,说不定是太平湖龙伯赏赐下来的,再说了,他们怎么会知道呢?”
“八姐,你莫要动肝火嘛,听我慢慢跟你讲啊。金蚌上有龙王写的灵文,这又在东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