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95章 糖业何去何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章 糖业何去何从(2 / 3)

公室,说道:“部长,你快看这篇文章!”

作为哈佛大学的经济学硕士,他一眼便看出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宋仔文知道,唐腴胪作为机要秘书,知道他一天很忙,不会无缘无故让他马上看报纸的。

所以,宋仔文也没有废话,直接阅读起来。

宋仔文随后也欣喜的说道:“妙啊,若是此举可行,国家就不用流出庞大的银两开支。”

唐腴胪点点头,说道:“何止呢,您这三年时间,已经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华夏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这可是天时;两广地带属于亚热带,可引进东南亚的优质甘蔗品质,这属于地利;世界经济大萧条,虽然有洋塘倾销,但制设备也更好更便宜的引进,这便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华夏制前景有望夺回市场。”

他的话里,不仅有对陈光良文章的欣赏,也有对宋仔文的追捧——1928—1930年间,宋仔文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华夏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

也就是说,华夏现在有权对洋塘实行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本土产业。事实上,如今西方国家也在搞这种,征收外国产品的高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因为经济不好。

随后,宋仔文凝重道:“你知道他陈光良为什么不自己投资,反而大方的写在报纸上嘛?”

唐腴胪少做思考,便已经明白的说道:“陈光良是商人,按道理有如此好的反感,理应自己投资才对。他现在大方的写出来,看样子是希望粤省官方采纳他的建议。而说到底,他在担心粤省的营商环境。”

宋仔文点点头,说道:“不错,不然商人逐利,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把这篇文章,拿给实业部,再转给粤省方面。”

“好的”

实业部,就是原来的工商、农矿两部,今年已经合并,部长是孔祥熙。

《华夏业的何去何从这篇文章刊登后,原来的‘国民制公司’股东虞洽卿、方椒伯、张元济等人纷纷致电陈光良,询问陈光良是否有意发起新的制企业,去粤省投资。

大家的意思是,如果陈光良愿意发起,他们愿意入股投资。

很明显,大家都看到了庞大的利润,和成功的可能性!

‘国民制公司’一开始并不是江浙财团发起的,其股东非常复杂,发起人马玉山也是粤省人;后来几经波折,由江浙财团掌控,直到最后破产。

面对大家的鼓动,陈光良不为所动,并不打算主动发起投资。

他在等一个契机!

其实,陈光良现在的事业,也陷入一个瓶颈。

地产暂时没有新的项目,金融也开始收缩战线。而恰恰是这两个产业,为他创造了九成的财富,也就是上千万的‘现金流’。

手握庞大的现金,自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个时代很乱。

一不小心,可能就被人盯上。

这也是为什么——陈光良分批采购了足足四百辆雪佛兰汽车的原因,因为他要将部分现金,变成实物资产,但同时又不能贬值。

现在一辆雪佛兰汽车,5000大洋早已经买不到,至少是8000大洋以上。

美汇还在涨,预计一辆汽车将价值10000大洋以上。

早晨,陈光良在家吃完早餐,随后拨通40000号电话,让其派车在家的附近来接。

这个时代又没有来电显示,甚至还需要‘转接’,而陈光良惯用伎俩都是用‘假姓’代替。所以,‘长江出租车’的调度员并不会怀疑,也不会主动去怀疑。

随后,陈光良来到阳光家园的旁边里弄,站在路口等待长江出租车,并用手表计时。

‘十分钟必达’这是长江出租车对客户的承诺。

为了做到这一点,长江出租车已经拥有15家分行、220辆汽车。

五分钟后。

‘蓝白色’的长江出租车,便来到陈光良的面前。

一位身穿西服,带着领结和白手套的司机下车,恭敬的来到陈光良等人身边。

“请问您是吴先生嘛?”

“嗯带我去长江出租车总行。”

“好的,您请!”

新来的司机,并不认识陈光良,这也是很正常。

甚至长江出租车的600多名职员中,有一半不认识陈光良。

发展实在太快了,从去年11月开始正式筹备扩张,短短的十个月时间不到,从二十辆车增长至二百二十辆车,六十个职员增长至六百多个职员。

很多司机,都是长江出租车自行培养,出资给他考驾照,并进行各种培训。

好在这个时代的汽车速度很慢,人也算尽心,上手很快。当然想当司机也不容易,至少也要读过几年私塾,不然怎么填单和交流。

坐在后排,陈光良体察民情起来:“你们做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怎么样?”

前排的司机很专注的开车,闻言后,培训有素的说道:“还可以,都是客人赏饭吃。我们拿10%的服务费,公司还给我们一些基础保障。所以,也是做的多,赚的多,一般不会低于五十大洋。”

如今,长江出租车的业务并不算繁忙,毕竟车队才组建不久。

司机说的五十大洋,但却是真实的,因为长江出租车现在还给一些保底和全勤之类的福利。

与此同时,长江出租车还给大家各种‘晋升展望’——也就是业务增长的同时,大家的收入会继续增长。

这样一来,大家就是绑在一条船上的利益共同体。

所有司机和职员也明白,长江出租车的业务增长是非常快的,在和外资出租车的竞争也是不落下风,前景远大。

抵达长江出租车总行‘福州路’时,副驾驶的林峰随即下车,第一时间为陈光良拉开车门。

司机也下车,并看到这一幕,培训有素的说道:“老板慢走”

林峰笑着来到他的面前,说道:“那是你老板多少钱来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