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又赢了(2 / 3)

兵,结果直到他和东方足球队的交流才发现,这个时代的足球技巧和经验,不是很高,他是有资格指手画脚的。

例如基本功的要求,经过半年多的重视,东方足球队的基本功实力提高一大截;还有团队的配合,也是陈光良要求的。

目前,东方足球队已经形成戴麟经与左右锋孙锦顺、李尧、韩龙海、贾幼良合称“东方五锋”,而贾幼良是小将,但进步神速;冯运佑是后位,有着铁闸般的防守

可以说,这个团队已经具备夺冠的实力。

而明天的对手,将是西商队,也就是英国侨商组建的队伍。

“好,今天我们简单的进行基础训练,等会有不少名人来给大家加油,不过大家不要放在心上,我们现在只需要有‘必胜’的决心。”

“是,陈先生!”

这个年代,没有所谓的教练,就算有,也不过是想混薪水,想混出国的没水平人士。

在东方足球队,李超是球会经理,主要是做管理和行政、公关等工作,教练组由冯运佑、戴麟经等三人组成。

不一会,果然陆续有人来给东方足球队加油,包括杜月笙也和洪雁宾一起来了,还有宋仔文的弟弟宋子良、沪市的行政长官张群。

“明天外交·部长王部长要来观战,你们有没有信心战胜?”张群笑着问众人。

陈光良作为球队老板,直接说到:“市·长,我只告诉他们全力以赴,打出我们华夏人的士气!”

张群马上说道:“好,就是该让洋人看看,我们华夏人不是东亚病夫。”

mlgd,自己拍电影,一定要先拍个《霍元甲》,来个脚踢东亚病夫牌匾的情节。

杜月笙马上站出来说道:“我们这只球队,团结、球技好,又是第一家职业球队,明日一定夺冠。”

陈光良趁机说道:“若是夺冠,杜先生总得向你手下的兵表示表示!”

将他一军!

既然杜月笙说是‘我们球队’,那自然就该掏银子了!

当然杜月笙也没有说错,东方足球队,不就是《东方报社》的赞助,每场比赛时,东方报社都会趁机在球场打广告。

杜月笙故意说道:“好你个陈光良,主意打到我的头上了。我问你,我投资《东方日报》那么多钱,你不仅不给我这个股东分红,还让我背着债,是吧?”

陈光良马上说道:“杜先生不当《东方报社》的家,也不关心公司的发展,怎么怪我起来。你要是去坐镇几天,看看就知道了,东方报社现在资产可丰厚了!”

此言一出,旁人都道陈光良是在拍杜月笙的马屁,表示‘愿意让贤’!

只有杜月笙知道,陈光良是在‘以退为进’,他又怎么不知道,东方报社的记者和编辑视陈光良为灵魂人物,风格都是陈光良传授的。

当然,他也没有掌控东方报社的想法,只要这家报社能不和他作对就行!

“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我错过你了。这样,若是这次球队夺冠,我赞助2万大洋,若是第二名,我也赞助1万大洋。”

陈光良马上示意李超。

李超心中有数,站出来说道:“多谢杜先生关心,这个消息等球队踢完比赛,我再向大家宣布。”

杜月笙笑着点点头。

这笔钱,他出得痛快,也很高兴。

第二天,跑马厅的足球场,正式举办史考托杯足球赛决赛。

现场中西媒体云集,观众上座无虚席,华洋的名流也纷纷汇集在此观战。

报纸的标题都可以写出来——华洋大战嘛!

如果今天东方足球队获胜,那么将是华人足球队首次获得史考托杯足球赛的冠军,哪怕当年有‘亚洲球王’李惠堂的乐华队,都还没有在史考托杯上,刻上球队的名字。

李惠堂当年创造的历史是首创上海华人足球队在正式比赛中击败西人球队的纪录,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而如今,东方足球队将要创造另外一个记录,捧起史考托杯,在上面刻上球队的名字。

事前,陈光良都不得不派出大量保镖,将这些球员保护起来,避免一些人狗急跳墙。

陈光良坐在前排的‘教练席’席上,戴了一顶帽子,压低自己的额头。

“干嘛戴帽子?”严人美好奇的问道。

她今天也被陈光良拉来看戏,但坐在陈光良后面的席位上,一起的还有她的闺蜜团门。

“我是教练,得打洋人一个措手不及!”

孔令仪马上惊讶的说道:“你怎么什么都懂?”

陈光良笑道:“你听仁美说的?”

严人美顿时娇嗔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我们紧张死了!”

众女纷纷点点头,今天媒体渲染得厉害,现场气氛也非常高。

“放心,今天我们一定会胜利”

一开始,陈光良并没有指手画脚,而是有李超带着球员们在交谈。

接下来,球赛正式开始。

战况是相当的激烈,西商队仗着高大和心理上的优势,颇有些轻敌。

但第一个进球的,却是东方足球队。

只见小将贾幼良快速前插,过点两人的依次防守,在右侧将球高高的踢起;中路的孙锦顺快速前插,他接到了球,而且防守队员还没有扑上来。

孙锦顺大力抽射,足球的速度堪称‘音速’,狠狠的砸向球门。

“球进了”

“不愧是铁腿”

孙锦顺从小踢一种特制的“油球”,那时他们用机油把球浸透、晾干,使得皮球变得又沉又没有弹性。然后光着脚踢,长时间不懈地苦练,由此练就了他出色的铁腿功。

当然,这一个球是配合球,小将贾幼良立下奇功,突破两人还能传得很舒服。

现场的华人居多,顿时排山倒海的掌声送给东方足球队。

这一刻,‘我们不是东亚病夫’的想法,萦绕在很多华夏人的脑海中。

接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