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神情严肃,
“国公爷,大殿下早夭之后,殿下就再也当不上安乐王爷了!”
蓝玉陷入了沉思。
王行分析道:
“我朝要立嫡长子。翻看史书,其实嫡子、嫡孙都有资格继承大统。”
蓝玉点点头:
“这正是大家拥护熥儿的底气。”
王行接着问道:
“国公爷去向吕氏服软,她能放过殿下?”
“她能放过她儿子的潜在对手?”
蓝玉有点迟疑了:
“夺嫡本来就是勋贵的心思,现在都放弃了,她还想怎么样?”
“再说了,熥儿可是陛下的嫡孙!”
王行苦笑道:
“国公爷一向杀伐果断,怎么遇到殿下这件事,怎么反而糊涂了?”
“陛下在,他们的小动作就从没断过。”
“等太子登基,只怕殿下连一顿安稳饭都吃不到。”
他喝了一口水,继续道:
“等朱允炆登基,殿下该有性命之忧了。”
“国公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
王行端起茶杯,慢慢品起了茶,
给蓝玉时间去消化。
他早就发现了,蓝玉一直太宠溺朱允熥,
一旦涉及朱允熥,国公爷做事就畏手畏脚,瞻前顾后。
其实蓝玉很精明,
在草原、在西凉,他杀的敌人望风披靡,
靠的可不仅仅是武力,
更是他的智慧。
蓝玉之所以遇到朱允熥就犯糊涂,是关心则乱。
常氏只留下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蓝玉不想让孩子有任何一点闪失。
女儿是要嫁人的,相夫教子,对吕氏一系没有威胁。
可是朱允熥在这个位置,无论他想不想,都站在了风口浪尖。
今天索性一次将情况分析清楚,让蓝玉早日清醒。
蓝玉张口结舌,半晌才喃喃道:
“先生分析的对!”
“是老夫迷糊了!”
熥儿除了登基,别无选择!
其他所谓的路,都是死路!
良久,蓝玉虎目精光爆射,杀意凛然,
“那就开战!”
“扶熥儿上位!”
王行很欣慰,
那个杀伐果断的大将军又回来了!
蓝玉冷哼一声,
“死路?那是吕氏他们走的!”
~
蓝玉战意升腾,
王行满脸笑容,国公爷终于打破了心障
他放下茶杯,立刻又泼了一盆冷水:
“国公爷能全力以赴,可惜殿下那边帮不上忙,甚至可能帮倒忙。”
蓝玉哈哈大笑,摆摆手道:
“先生,熥儿还是个孩子。”
王行苦笑道:
“殿下被吕氏驯化了十三年,”
“不读书,鲁莽,冲动。”
“敏感、多疑、暴虐,又胆小。”
王行说了一堆毛病,最后连连摇头,
就差说,这孩子废了。
这些问题,随便一个放在其他孩子身上,都是大问题了。
现在都集齐在一个孩子身上。
蓝玉老脸火辣辣的,
“老夫的外孙子,没那么不堪吧?”
王行看看他,笑而不语。
蓝玉有些尴尬,
“先生说的,有些是对的,不过熥儿还小。”
王行还是静静地看着他。
蓝玉只好点头承认,
“好吧,先生说的都对,这孩子被吕贱人给养废了。”
说完这句话,蓝玉心里一阵刺痛。
其实,王行说的已经很委婉了。
朱允熥胸无大志,
目光短浅,
面对宫人、百姓,就脾气暴躁,非打即骂,
见到上位者,又胆小如鼠,畏畏缩缩,话都说不清楚。
完全没有人君之相!
夺嫡的过程十分凶险,一着不慎,可能满盘皆输,
这个输,可不是罚酒三杯,那是数万颗人头落地。
可是偏偏要拥立的人不行。
夺嫡的过程就是难上加难了。
~
蓝玉突发奇想,
“先生,要不老夫送他逃走,去海外当个富家翁?”
王行哭笑不得,国公爷还是舍不得朱允熥以身犯险。
“国公爷,向哪里逃?”
“殿下可是太子的嫡子,是有名份继位的!”
“陛下能不找吗?”
“太子能不找吗?”
“等朱允炆继位,更会搜山检海地找。”
“万一殿下的名字被匪类拿去作乱呢?”
王行的一席话说的蓝玉老脸一红,这道理太简单了。
蓝玉摆着蒲扇般的大手,
“咱就随便一说。还是得夺嫡。”
王行无奈地说道:
“是啊,只能放弃幻想,迎难而上了,国公爷!”
蓝玉道:
“先生找一两位有大本事的才子,去教授熥儿,怎么样?”
“老夫就不信了,还教不好他。”
“学生试试吧。”王行抱着茶杯应付了一句。
他对此不抱任何希望,委婉地提醒道:
“殿下十三岁了,已经太晚了,根基被吕氏刻意弄坏了。”
蓝玉长叹一声,心痛地
“这孩子命苦啊!本来是个安乐王爷的命!”
两人相对无言,心中苦涩的很,
为朱允熥的命运,
为淮西勋贵的未来。
朱允熥被吕氏养坏了,烂泥扶不上墙。
可又必须扶。
蓝玉,一个尸山血海里杀出来大将军,无所畏惧;
王行,学富五车,智谋过人,明初十大才子之一。
两个当世的人杰,也都深感无力。
愁绪犹如大海,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