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道:
“给你们半炷香的时间,思考如何回答。”
朱允熥三人都老老实实低着头,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是送分题!
一旁有太监点了香。
孩子们听到问题,都懵了。
要是说说朝廷的传闻,权贵的八卦,他们都能说上一天一夜。
陛下突然问治国,
这谁懂啊?
除了朱允炆,
他恨不得捂住三个人的嘴,自己冲上去一口气说出答案,赢得陛下的赞许。
老朱靠在了椅背上,懒洋洋地看着孩子们。
咱不装了!
就是要找茬削你们!
孩子们都诚惶诚恐。
小小年纪,在帝王的威压下,精神紧绷。
轻烟袅袅,
松香在殿内环绕。
朱允炆着急的看着香,怎么燃的这么慢?
早点让他们丢人,然后我登场,
幸好我今天坚持来了,不然大家都回答不好。
朱允熥突然意识到,麻烦了!
之前都没想到,陛下会同时问三个人,
也就没提前将答案分为三个部分,如果谁一秃噜全说了。
剩下两个就没词了!
一切都来不及了,朱允熥急出一身细汗。
~
时间到了!
“朱植,你先来回答。”朱元璋命令道。
朱植有些激动,这不是那张纸上的问题吗?
感谢熥侄儿!
一把捞起了答案,救了咱。
朱植磕磕巴巴地回道:
“回禀父皇陛下,臣认为,赈济灾民有几点要注意。”
“其一,官员清明廉洁,不克扣赈灾粮款。”
“其二,赈济老弱,他们谋生的路子少,水平弱。”
“其三,责令受灾地区的地方官,尽快恢复生产,好让灾民早日还乡。”
“呃……臣想到的就是这三点。”
其实,后面还有,只是他记不清楚了。
他说了三条,还有两条,朱允熥已经在考虑,如果没词,该怎么办。
朱允炆大吃一惊,直勾勾地看着朱植。
这些要点,和黄子澄给的纸条上的完全吻合。
难道也有人给朱植泄题了?
朱元璋很意外,没想到十五皇子竟然回答的有见识,有条理。
他满意地点点头,
“回答这些也不错了。”
“朱权,你有什么要说的?”
朱权躬身道:
“回禀父皇陛下,臣补充几点。”
“其一,责令京兆府衙门加强巡逻,避免歹人作奸犯科。”
“其二,以工代赈,抽掉青壮去干活,避免聚集生事。”
朱权其实也很紧张,结果一秃噜将剩下的几点全说了,
说完他才意识到,一点也没给熥侄儿留。
可是事到如今,他只能心怀歉意了。
父皇的威严之下,他甚至都不敢抬头看一眼熥侄儿。
朱允炆要气疯了,
怨恨地看着朱权、朱植。
纸条上的几点,被这两货全说了。
如果皇爷爷问我,我还说什么?
我指望答案打个翻身仗呢!
愤怒,
慌乱,
沮丧,
短短的时间,朱允炆从兴奋的巅峰,直坠绝望的谷底,
他恨不得大吼,
“皇爷爷陛下,他们偷孙儿的答案!”
他不禁看向黄子澄,难道黄先生也给他们答案了?
他质疑的目光,迎头撞上了黄子澄疑惑的目光,
黄子澄也在怀疑,是炆殿下泄题了。
朱允炆纳闷了,难道泄题的还另有其人?
可是黄先生说,陛下就和他一个人说过的。
~
朱允熥叹了口气,真的没词了!完球了!
朱元璋已经开口了,
“熥儿,你有什么建议?”
朱允炆已经没心情去幸灾乐祸了,他现在也好奇朱允熥会如何回答,因为答案都被说完了。
朱允熥:
“……”
就这点套路,被两个皇子说完了,
我还建议你个毛线球啊。
他光棍地一拱手,
“皇爷爷陛下,卫王殿下、宁王殿下说的很全面!”
“臣附议!”
朱元璋古井不波的老脸,浮现一丝笑容。
附议?
小猴崽子!
还一本正经地学大人。
“不要敷衍了事!咱让你好好想想,提提建议!”
咱不许你附议。
真没有?
那最好了!
咱可以收拾你了!
朱元璋捻着胡子,犹如老猎人,得意地看着在猎网中惊慌失措的小猴子。
该怎么惩罚呢?
骂一顿?
打手板?
既要惩戒,又不能将孩子刚萌芽的学习劲头给打下去了。
容咱好好想想。
朱允熥:
“……”
弃权也不行吗?
老朱头不讲武德!
~
朱允熥飞快地思考,脑子都要转冒烟了。
赈济,无非是如何搞来钱粮、如何维护治安、如何恢复生产。
就从这三个方面扯吧。
朱允熥硬着头皮回道:
“回禀皇爷爷陛下,臣补充几点。”
“其一,朝廷的钱粮终究有限,可以调动南直隶富户,恩准他们参与赈济,从灾民中招募人手。”
“其二,要防止一些有野心的人,打着传教的幌子,在灾民中煽动。”
“其三,应给受灾州府的地方官制定明确的返乡时间表,何月何日,灾民开始返乡;何月何日,灾民返乡全部结束。”
朱元璋不知不觉坐直了身子,
他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