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绍宋之后> 帝王家(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帝王家(下)(2 / 3)

家对这位岳王的看重。但却没有想到,谨慎小心了一辈子的岳鹏举,会在绍兴三年说那样的话,「陛下,燕京的事儿,您或许也不能完全不管。」

赵玖一时愣了,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但岳飞说到这里就已经是极限了,再难言语,不过也不要紧。南阳长公主跟着自家阿舅一起来的,闻听父亲召唤,叹息道:「父皇,官家虽不能跟您的神武英明相比,但万事也算妥帖。只是这些年来,和皇后感情日益淡薄,秦武庄王韩世忠谥号又去了。这嫡子比长子年纪差了太多,朝中人心……就是这么回事。」有些话她不好说,很多幸进之徒甚至都找到岳家来了。

岳飞是太上皇最亲近的臣子,岳云是大宋的御营海陆军都统制,而她是太上皇的长女。

去西北游览回来的寿春长公主神佑说的更直接,「皇长子都快二十岁了,原佐又不大喜欢他这个嫡子。阿姊你瞪我做什么,自从胡相公也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投机呢?说来还是皇后的爹爹去的早,不然谁敢起这个心思?」

这话说的真是太对了。韩世忠就算退休二十年,他在军队里的影响力也是无出其右的。但可惜的是,人走茶凉是这个世界最悲哀的事。

万幸,韩秦王确实走了。太上皇赵玖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没过几天,燕京皇宫就收到圣旨,言到太上皇病了,想念儿子儿媳,要求皇帝安排好后来东京侍奉。

别看赵玖当皇帝的时候对他老子简直是刻薄到家,但是现任官家可不敢对太上皇有一丝一毫的不孝和怠慢。收到消息后,火急火燎的就赶来了。

结果史书上就如实记载,文言文翻一下就是,太上皇言道,「我听说你准备废嫡立庶?以别的儿子取代皇后嫡子的位置,这让我非常愤怒,以至于急火攻心生病。」

皇帝惶恐,赶紧俯首跪拜,「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只是儿子以为诸皇子都年幼,想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太上皇说:「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太平之世,嫡庶礼法是安定根本。从个人的情感来说,如果你这样做了,我死后无法去见韩世忠,将会闭不上眼睛。」

皇帝俯首再拜,「为人子女的,万万不敢让父亲如此生气,一切都是我的错。儿臣回京之后,就会效仿父亲。在集庆殿匾额后写上太子的名字。千秋之后也只会把位置传给他,请您千万放松心情,赶快好起来。」

秦国夫人梁红玉听说后,哭啼道:「武庄王地下有灵,会知道太上皇天大的恩德。」

这一茬结束后,谢小满更加感受到了丈夫的威力,他可以甩手不管事儿。可以传位于自己的儿子,但当他真正运用力量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没有人可以违背他的意志。

以太上皇的以往功绩来看,这种强势一直会延续到他真正驾崩的那一刻。

不过,实话实说,谢小满觉得现在的官家虽然在立储问题上有点儿糊涂,但还算是一个明白的人,不会偏听偏信,处理朝政有条不紊。

反而是太子赵祉或许是早年不太受父亲重视。显得形势有些偏激。这种偏激表现在对文官的不屑和对武力的崇尚上。据说他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皇祖父写的《念奴娇??忆白鹿山有感

山高崖陡,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若凭淮河,须要想,河洛腥膻无际。可幸长驱,天兵反顾,寻取中流誓。我辈破贼,不许胡马肆意!

在他看来,建炎年间,若不是皇祖父心意坚定,重用韩岳,早被那些守旧的士大夫弄得偏安一隅,再无北伐斗志。

如今父皇就是对他们太有好脸色了,一个个的。又想当仁宗朝那些把口水喷到皇帝脸上的宰相。

他有这种想法也并不是特别奇怪,因为早在他做皇子时,老师之一就是陈亮。

赵昶十分想让儿子认识到和平年代有和平年代的办法,不是谁都像你祖父一样是晚天倾的人物,让人往东,绝不敢有人往西的。

但很可惜他的教育有点晚了。就连谢小满这种后宫妇人,在父子俩每年两次来东京请安的时候,都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政见不和感。

不过,谢小满年纪老了,反而不像年轻时那样倔强。而是会带着太子去苗圃看看,亲自摘些青菜给孩子做饭,然后跟他讲一讲粮食产量的事儿。这让后来的武宗皇帝对她印象一直很好。对沈王一系多加照顾。

有的人就像日月星辰一般。已经让人习惯了它的存在。只是人终究是人,会有老去的那一日。作为离太上皇最近的谢小满,最先察觉到了这一点,但她也隐隐感受到,赵官家仿佛在等撑着。

终于,绍兴十五年,传奇一生的魏王岳飞,曾经的河北路元帅,大宋最年轻的帅臣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享年八十三岁。

赵玖不顾年老,亲自去了一趟汤阴看着他下葬,仿佛有什么心愿了了一样,道:「鹏举,你善终了。」

千百年后而来,心心念念的,总有那么一件事。

回宫之后,赵官家的身体明显不行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退下去,太上皇后吴瑜不顾年老,跟着赵昶一路而来。整个太医院几乎也都来了,可是**凡胎如何能够抵御的了自然的衰退?

终于,早春时节,赵宋太上皇醒过来,看着一屋子人,淡淡笑道:「都哭什么?自古帝王像我这般长寿而又能闹腾的人也不多,这辈子要说也没什么遗憾了。他们都在地下等着我。你们也不必太过悲伤。」

最后对赵祉说:「朕传位给你父皇。他虽然不能说十全十美,总算守住家业,让百姓康宁。等你做了天子,不求功勋,但也要记得一条底线。天下虽然姓赵,但也是万民之天下。若没了这一条根本,那就枉费了祖父对你的一番心意。」

赵祉泪流满面,不住磕头答应。

料峭春寒里下,明媚的阳光正照射着大地,万物即将复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