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么一番之后,唐文璐也不敢再有丝毫大意了,赶紧督促手下的人,去搜寻朱元璋的下落。
大同府城南,这里聚集的最多就是商人。
因此,即便是在旱灾之中,这里看起来也格外的繁华,似乎完全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
只有从周围商铺左售卖的商品那高昂的物价,才能看出现在的局面的确不是特别好。
不过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即便是再高的价钱也不算什么。
旱灾发生之后,不只是粮价节节攀升,其他生活用品的价格也一直是居高不下。
只不过在出汗的有意引导下,那些东西的价格远远没有粮食价格那么离谱罢了。
作为后世的穿越者,朱瀚很明白,有些东西单单靠压制是完全压制不住的。决定一件商品的价格,从来都不是这件商品真正的价值,而是市场的需求。
哪怕是一块儿破布,在最需要他的地方也能轻易卖出黄金的价格。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大明,基本盘还是传统封建王朝的小农经济。
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大部分的商品都可以自己自足,对于货物流通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
而消费大户也基本都是商人,商人又不缺钱。
这也就导致了,货物的价格越高,前来贩卖货物的商人就越多,而上人越多,购买的东西也就越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当然这种畸形的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朱瀚也从来没有放松对这里的监管。
只要旱灾过去,他会立刻想办法阻止这种虚假的繁荣,尽快让物价恢复到正常,防止泡沫破裂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而此时,南城的一户普通的民居之中,却迎来了几位衣着华贵的肥胖中年人。
如果有认识的看到这几个人,肯定会震惊的合不拢嘴吧。
因为这几个人,几乎都是大同府现在呼风唤雨的人物。
他们之中有粮商,布商,还有一位靠卖杂货起家的,看起来有些瘦的伤人,此人名叫马福,旗下杂货店开遍整个大同府。
原本他的生意也只是平平,只是借着这次大同府的旱灾大捞了一笔,竟然一下子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商人。
而这几个商人,却对中间一人极其恭敬。
如果朱瀚在这里,一眼就能认出那个人,赫然是因为承包燕京工程,之后偶然得到了心水泥的配方,然后借助专利法起家的张丰年。
此时的张丰年,看起来比以前富态了许多,显然现在的日子过的是非常好的。
作为少数,能够将外地的粮食直接贩运至大同府的官方梁商。
周围那些商人,对张丰年都十分的恭敬,说话之间都能看出满是讨好的意味。
“张老板,这位道长绝对是个不得了的高人,只要有了他的指点,我们的生意都能更上一层楼。”
“我们知道张老板您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不过在这位道长面前,咱们还是不要太过,需要比较好。”
话说的委婉,实际上就是提醒张丰年,在这人面前不要太得瑟。
张丰年面带笑容:“多谢马老板提醒,张某这次是来虚心求教,必然不会让诸位难做。”
虽然现在身价已经不同往日,在场的这几个商人的身家加起来,恐怕都不如张丰年的家资丰厚。
但是在这些人面前,张丰年却没有半点儿的骄傲之色。
反而表现的非常和善,似乎跟这些人都是至交好友一般。
做生意讲究一个和气生财,张丰年显然是深谙此道。
“诸位能带我来见这位高人,可见是把我当成了自己人。张某感激不尽,以后如果诸位有什么事情需要张某的帮忙,请尽管开口。”
“只要张某能够做到的,绝对不会推辞。”
周围的商人们听到他的话,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以后说不得要麻烦张老板了。”
“咱的生意也劳烦张老板您多多照顾了。”
这些人心里都跟明镜一样,大家说的都是场面话,谁也不用当真。
张丰年说的话语气诚恳,不过只要细细思索,就能明白其中的关键。
他可是给这些人设置的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能够做到。
这种承诺弹性可是非常大的。
也许你找他借个几千几万两银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对于现在的张丰年来说,这点儿钱还真算不得什么。
可不像之前他们在燕京承包朝廷工程的时候,几万两银子都要苦心拼凑。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张丰年不想帮忙的话,就算是摆十两银子,他也可以说现在不方便,爱莫能助。
而那些商人所说的多多照顾,其实也不过就是正常的生意往来而已。
只不过这些都是八面玲珑的人,就算是很普通的事儿也能说的十分热络。
众人来到民宅门前,马福第一个走上前去,轻轻敲响的院子大门。
砰砰砰!
不急不缓的敲门声响过之后,马福就放下了门环,耐心的等待。
足足过了十几个呼吸的时间,里边才有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不耐烦的想起:“谁呀?”
马福却是恭敬的抱着拳,向里边的人大声说道:“在下马福,前来拜见重云子道长。”
很快,门后传来了拉动门栓的声音,吱呀一声,木门被缓缓打开。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大约十四五岁,但是满脸骄傲的童子
此人输着一对双丫髻,眉心上还带着一个红点儿。
虽然穿着不算华贵,却给人一种修行高人的感觉。
面对这个幼童,马福确实不敢有半点的怠慢。
恭恭敬敬的送上自己的拜帖:“鄙人马福,今日特来拜见重云子道长,还请小师傅您传达一二。”
说完之后,还不动声色的给这小道童递了一块儿银子过去。
虽然他们的动作比较隐秘,张丰年还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