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嫡出的姑娘嫁了武安王,也是有圣眷的大家族。
然而宣平伯夫人最为人乐道的,是享誉西京城的贤名。
她嫁入姜家三十余载,侍奉亲长、善待弟兄姑嫂、宽和妾室通房、对妾室所出子女更是视如己出,姜伯爷两个妾室所生的一儿一女都写在她的名下,当嫡出子女一样教养,是出了名和睦兴旺的人家。
庶长女姜荣雅今日没有回来,庶子就是面前的三老爷了。
听说三老爷自小无心军政,反倒是对打理家中庶务感兴趣,很有经商天分,姜府如今大半的产业都是他在经营。
三老爷模样应该是像生母,身形稍显富态,笑起来脸肉堆积显得十分亲和。三太太生着一张团脸,笑起来温厚纯善,与他十分有夫妻相。
“见过三叔、三婶婶。”
等姜滢行了礼,三老爷就笑呵呵地取出早备好的礼物——东街一间小铺面的房契。
姜滢愣了下,才抿唇笑着收下。“多谢三叔、三婶婶!”
“哈!三叔叔一向是不愿动脑筋的,每年我们几个过生辰,都是送些铺面、田地,年年没有新意。”
身后有个粗嘎男声笑起来,姜滢转身打量他一眼,弯了膝盖笑道:“三哥哥好!”
姜家男丁不多,除了自家的大哥姜淮、四弟姜淳,伯府这边就只有大伯父家的三公子姜沐,和三叔叔家的二公子姜泽,年龄都是十岁。
“三妹妹好!”姜沐的模样随了大太太七八分,面容清秀俊朗,手执一把折扇起身还礼的模样,像个秀气书生。
他旁边的同龄少年和三太太一样生着双圆溜溜杏眼,温润的模样看起来很可亲。
姜滢又弯了下膝盖,“二哥哥好!”
姜泽腼腆笑着起身还礼,“三妹妹安好!”
见过两个哥哥,就是姐妹间的见礼了。
她这一辈儿总共五个女孩儿,大姑娘姜涵和她哥哥姜淮一样是11岁,是宣平伯世子——大老爷姜荣成的夫人刘氏嫡出;
二姑娘姜沁是大房杨姨娘所出,今年9岁;
她自己行三,小她一岁的姜澜行四,再下面就是三老爷姜荣旭庶出的五姑娘姜淇了,今年才4岁,和她庶出的四弟姜淳一样大。
她进门后就偷偷打量过的,心里略一对照就能跟赵妈妈的介绍搭上,几乎没有犹豫地,在姜涵拉自己手的瞬间就喊了出来。“大姐姐好!”
“三妹妹好!”姜涵浅笑颔首,拉着姜滢的手走到姜沁身边,温声介绍:“这是你二姐,姜沁。”
看到姜沁娇俏脸上毫不遮掩的鄙夷,姜滢也敛了笑,只唤了句:“二姐姐!”
说完,却没等来半个字回应。
炕上坐着的宣平伯夫人微沉了脸正要开口,姜涵已握着姜沁手腕把人拽起来,把她的手覆在姜滢的手背上,使劲儿按了下。“二妹妹这是惦记着祖母小厨房的午膳点心,久等大家也没见完礼,吃不到嘴里去就抓心挠肝地难受呢!祖母——”
姜涵转头冲着宣平伯夫人眨眨眼,玩笑道:“还是快些传膳吧!不然二妹妹怕是要饿得坐地哭嚎了!”
宣平伯夫人语中带笑,眼尾微扬轻飘飘睇了姜沁一眼。“这猴崽子敢在我这屋撒泼,我就叫寻雪把她扔到佛堂抄经去!”
听起来只是句玩笑话,姜沁却是吓得脸色乍白,急忙握住姜滢的手扯出一抹笑来。“三妹妹别恼,我惯是个馋嘴的,饿急了就不管不顾了!实在是惭愧!”
“饿?”一直被乳母抱着昏昏欲睡的姜淇听了这话,一双大眼瞪得提溜圆,巴巴地望过来。“淇儿也饿饿!有牛乳吗?”
一时间,满室都是笑声,也算给这场认亲添了个圆满的收场。
热热闹闹地聚在一处吃了家宴后,姜滢便有些坐不住了。她一路上心思郁结,在摇曳的船舱里昏昏沉沉地病了月余,走陆路的这半月虽好受些,却也没能好好睡上一觉。
此时终于到达目的地,一颗心放下来,人就又有些撑不住了。
姜涵一向心细,瞧她神色恹恹地揉额际,就赶忙道:“祖母,我瞧着三妹妹脸色泛白,应是累了,不若早些让她回去歇息吧!左右已经到家了,往后有的是时间亲近。”
宣平伯夫人哪有不依的,赶忙喊来寻雪。“你和染梅带人去把西厢房的另一间侧室收拾出来,让滢儿歇下。”
住在静怀轩?
宣平伯夫人不顾堂内众人神色各异的脸,拉着姜滢的手轻拍。“住得远了不放心,还是放在眼皮子下养着,时时看着才好!等长些肉了再回听雪院去住不迟!”
姜滢是无所谓的,反正都是一样陌生。
姜沁却是老大不乐意,噘着嘴嘟哝:“我才不想跟她住一起呢!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知道她这病好利索了没,万一过了病气给我怎么办……”
“住嘴!”宣平伯夫人凛了眉呵斥,正要动怒却被姜荣萱笑呵呵拦下,上前抱起姜滢就往门外走。
“母亲!大姐出嫁后就我一个人住东厢房,可是无聊得很呢!滢丫头就借给我玩几日吧!”
宣平伯夫人缓了神色,佯怒指着最宠爱的小女儿背影轻斥:“混不吝的!做姑姑的人了还这么没谱儿,侄女还能拿来玩?我可警告你,滢丫头少跟头发丝,我都唯你是问!”
姜荣萱掀开门帘走出去,声音从院里传回来。“那可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