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他结局是落于政敌之手,却叫他也心生戚戚!
太子和宁王之争,不可以再继续下去了!制衡虽然重要,但这一年来诸般乱象,已经妨碍到国本!
想到此处,会昌帝的头又开始疼起来。
郑少监赶紧上前,将宁神茶呈上,别的是一句不敢多说。
*
夏槿言伤势一向好得比常人快,吕英经常说夏将军别的不好讲,于如何受伤一道上绝对是高手。
这双箭一前一后,原本是为了让后箭给前箭增力,结果如此短的时间内,夏槿言感觉到第一箭时便偏了身子,因此第二箭便没有那么大伤害。
吕英有心思开玩笑了,代表夏槿言的伤好了泰半。
这期间,他一直静养在帐中,身为寒洲领军竟然对外事宜一概不知。
十一月初七,冬至,永穆过了一个不咸不淡的生日,生辰于她而言,本来就是母亲的忌日,现在更是提醒她遭遇兄长背叛。会昌帝的亲笔信中,生气她的生日必然是要在寒洲过了,他已经派出大内护卫去寒洲,命她必须跟着一同回京。
好在有苏宛轩陪着她,甚至阁骨都送来了一些南诏特产。
自从两方决定合作,很多苏宛轩之前没想明白的事便都明了。
当初前南诏王是如何携心腹偷逃进入大夏呢,原来是南诏有一种蒲草,质轻柔韧可做成蒲船,趁冬日水流少慢,从浅滩上下,并不难办,不会如大船般引起注意,阁骨万军也是这么迅速过江的,所以左军斥候没能及时发现。
至于寒洲城那投毒的寡妇,后来也查明并不是阁骨手笔,而是南诏王的人。这个插曲让苏宛轩从吴凌寒口中了解到小诺菇的传言和用处,才能因此生计骗过阁骨。
而了解了所谓“重生”真相的阁骨,虽然扣着诚阳散人,但也逐渐认识到,即便她做法成功,她的儿子也不是“死而复生”,而是回到过去未死之时,所以现在的她是无从得知的。
比如夏槿言那时就不像是知道苏宛轩秘密的样子。
按理说,以苏宛轩表现出来的心思,阁骨完全可以不信她,奈何她又无比坦然。
连阁骨伤夏槿言到几乎危及性命的程度,苏宛轩都可以不予计较,为帮永穆图谋帝位,真心与她合作,她此番若还纠结私仇,倒显得胸襟格局不够。
也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了,只是前仇比较严重。
至于时间更久远的诚阳散人与阁骨往事,阁骨必然不会提起,苏宛轩猜测是有旧深交,否则诚阳不会知晓只有祭司才知道的经文。
朝中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来,首先便是太子在幽州,待北狄各部过诀罢黜现任国主,推举了新国主,与大夏初步谈和,据说新国主打算待新年后,派使臣来大夏,以示交好诚意。
他稳定边境之后,还顺便视察了幽云各州,最终于十月底班师回朝,一同回来的还有扶棺的萧将军,以及犯事的岐王。
为表明对镇国公萧老将军的哀思和重视,太子请奏,准许当初沿途调去幽州的部分府兵,总计约五万人,一起护送灵柩回京。
此举宁王的兵部根本就没有理由反驳,会昌帝虽然不是很愿,却也只能答应。
因此太子在举国瞩目下,于十一月十一抵京,与此同时,寒洲这边的战事也开始逐渐从朝中传向民间,加上宁王系的大肆宣传,谢淮辰还在路上,便受到沿途州郡百姓夹道欢送。
腊八这日,夏槿言养了一个多月,终于被童百薇准许挪动。
苏宛轩这才下令,过完腊八,全军撤离白凤峡,返回寒洲城。
因确认公主会在寒洲城过年,加上寒洲驻军战功,会昌帝特地下旨嘉奖,兵部不敢再做手脚,陆续调了足量粮草到寒洲,等大军到达城外扎营,城内粮草充足,年味已经很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