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夫妻,过着过着就把彼此过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人人都以为“相濡以沫”是夫妻恩爱的表现,不知其后半句是“不如相忘于江湖。”
王婆子生了六个孩子,晏然的母亲是老大,老二、老三早夭,老四,老五都是丫头,最后高龄生出一子,“繁衍后代,承继香火”这件事方才按下停止键。
生了这么多孩子,还要照看家里日常琐事,积劳成疾,在晏然五岁的那年冬天,病重难治,死了。
临死前,王老翁坐在王婆子的床边,手里紧紧握着王婆子的手,老泪纵横,这个拼了命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如今要先离他而去了,那种难过,可以用“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来形容。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王婆子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夫妇之情,耦合耳,我死,无需挂念……
这句话,让王老翁一直心怀耿耿。
他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
这老婆子不想跟我做下辈子夫妻了吗?
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的?
晏然倒似有所悟,如果女子结婚要以生儿子为任务,这样的婚姻不如不要,相忘于江湖未尝不可。
除此之外,王婆子还对王老翁嘱托道:“俗话说,三岁看老,晏然这孩子‘心性倔强,聪明有余’,虽然女儿长大后只有嫁人生子一条路,但持家,管理后院亦可影响一家族兴衰,所以对然儿,你还要费心管教,否则日后成也是她,败也是她……”
王老翁涕泪横流地说:“我知道了,放心吧。”
*******
外祖母出殡的那些时日,父亲晏承恩和母亲王蔓从城里赶回来,哭了一场,然后与兄弟姐妹们说了一堆互相安慰的话,留下一包银子后就走了,晏然依旧留在外祖父家里。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出殡那天,大家都没看到过晏然哭,惊讶之余,晏然又多了一个新称呼:小没良心的。
外祖母死后的一年,四姑娘王芷和五姑娘王蓁轮流照看晏然的吃穿,可这两个尚未出嫁、春心荡漾的姨母心思都在择婿上,哪有精力照看这个小累赘呢......
五月,山花烂漫,正是未婚男女走动频繁的季节。
庄里赵秀才,夫人死的早,一人拉扯3个儿子,老大,老二少时就考中了举人,威风无限,但也止步于此。
明朝开国皇帝是农民出身,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所以到了明中晚期,举人,秀才不计其数,可官位是有限的,多数人都没有实力熬到出仕,为了生计,赵家两个儿子一个去县里府衙做了文书,一个做了私塾先生。
赵秀才为人耿直,几年前得罪了庄里的乡绅大户,幸得晏然的外祖父王老翁出钱疏通,才留下一条命,两家也结下过命的交情,可惜身体经过这番折腾,元气大伤,不久前撒手人寰。
家里三郎赵诚实,字庸,今年18年,身高7尺,虎背熊腰,长了一张马脸,浓眉细眼,说起话来憨里憨气,村里孩子给他起个诨号“赵大马”。
“赵大马”不好读书,只喜欢种地,从小就青睐王家五姑娘蓁娘,二人有青梅竹马的经历,却无两小无猜的情份,王老翁和蓁娘都不看好他,但他是方圆几里唯一愿意入赘到王家的人选,可见其心之诚,所以这亲事一直拖着,没说定也没说不定。
五姑娘王蓁是王家众多孩子里,相貌最出色的,但与晏然的母亲比,少了一些女人的韵味,要知道,这高级的男人看女人,可不是只看脸蛋,还要看姿态韵味。
古语说:尤物可以移人,就是这个道理。
凭这一点,蓁娘以后的择婿之路必然不顺,她看上的公子,未必能看上她,看上她的儿郎,她又瞧不上。
话本子里常说的那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莫过如此吧!
蓁娘看见大姐蔓娘嫁到南京城里,做了鼎香楼的少奶奶,衣食无忧,好不羡慕。
可在王老翁眼里,这五姑娘心高气傲。
徒有花容月貌的姿色,可没有大女儿蔓娘的精明才干;徒有个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美名,可样样都是“点到为止”的水平。
这样的性子,即使今朝高攀上了名门富户,婚后的日子未必好过。
与其这般,还不如招个中意她的上门女婿,一来家里有亲兄弟撑腰,又有百十亩良田傍身,以后日子才能过的顺遂,二来王家要想出人头地,就要靠王兆生科考中第,这样家里必须有个擅长稼穑之道的人帮衬。
经过这一番盘算后,王老翁心里开始倾向“赵大马”。
“赵大马”知道蓁娘喜欢风流倜傥的白面书生,为了讨好蓁娘,最近来访时,不但头上戴上当下最流行的花,手里还舞弄起一把纸扇,走上两三步,就要扇上一扇。
如此轻浮招摇,惹来邻里孩童们的嘲笑:
“赵大马,不害臊,为嫁蓁娘把花插,扇子一扇花飞了,蓁娘踢你个仰八叉。”
孩子们的“童谣”传到蓁娘耳朵里,真是又气又臊。
*********
这天一早,王老翁打发走两个前来商议种稻改桑的佃户后,急忙叫人去把“赵大马”请来,现在自家佃户看到别人家种桑赚了钱,天天上来闹着也要跟风去种桑,为这事,王老翁好几个月没有睡好觉。
五岁的小晏然身穿一件蓝布印花的小衫,独自蹲在院东侧一角的老槐树下,用树枝轻划地面,为地上的成群结队的蚂蚁“开疆扩土”,后背被五月的阳光晒的暖洋洋的。
这种舒服的感觉,本应该是若干年后还能偶然想起的幸福片段,可偏偏被“赵大马”这个不速之客给破坏了。
“小没良心的,想什么呢?是不是想你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