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在主屋后侧,只隔了一道剩些残荷的荷塘,是以谢枝没走几步路便到了门口。她方才被姒云闹了个脸红,现下缓缓吐出一口气,才抬手扣了扣门。
屋内两人互相望了一眼,李承玉把唐寻给他的那页纸塞到身侧的引枕下,才说道,“进来吧。”
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了一条缝,露出小半张清秀的脸。
谢枝手中端着案盘,被推门时书斋里扑面而来的热气烘得一阵头晕,微微晃了晃脑袋才算适应过来。她只开了条小缝,瞧不清屋里头的情形,只看到一架又一架的柜子上摆满了各式装帧的书。她心中一动,但又想到自己所为何来,又忙敛了旁的心思。
人刚走进屋内,她便看见里头还坐了个陌生的人。那人看起来年轻,似乎还是少年模样,一身寻常的粗布衣裳打扮,麦色的肌肤看起来很是健康,圆脸上一对粗黑的眉毛,一双眼像山林间的小鹿似的。
见到她,那人也短暂地怔愣了一会儿,然后躬身行了个礼,想起方才自己还在背后议论人家父亲,颇有些心虚地喊了声“少夫人”。
李承玉看谢枝顿在原地踟蹰不前,一边招她过来,一边解释:“他叫唐寻,之前在云州从军,前段日子才回京的。”
谢枝把盛了汤药的案盘搁在炕桌上,在李承玉的牵引下拘谨地坐了下来,面上虽不露声色,心里却把“云州从军”这几个字翻来覆去地念叨了几遍。
云州与北方突厥接壤,向来受异族侵扰不断,而镇北军则多年来一直镇守云州边关,成为大晋在北方最坚实的屏障。且自从慎昼初将军接手云州军务之后,北方战事甚至有了转守为攻的态势。因而镇北军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这几年的声势可谓愈发显赫。
谢枝下意识不着痕迹地又打量了他一眼,只见对方神色纯然,仿佛只是个普通少年,心想或许原来只是在军中做些杂务罢,否则若是正统军中出身,又怎会窝在这相府里做个奴仆呢?
唐寻觉得自己待在这儿颇有些不自在,赶紧寻了个由头便退下去了。
谢枝见眼下没了旁人,松了口气,把桌上的药汤推了过去,颇有些不好意思道:“大公子,昨日多谢你了。”
李承玉端过药来,搅了搅玉匙:“这有什么好谢的。名义来说,咱们现在也是一家人,以后你弟弟若要来看望你,尽管走正门便是,不必躲躲藏藏的。”
他似是微微笑着,双瞳弯弯的如一牙月。
谢枝双颊微微泛起红来:“我这弟弟自小野惯了,日后我一定好好管束他。”
如今李承玉已习惯了谢枝这谨小慎微的性子,也不劝她。只是两人一时无话,颇有些尴尬,他便开口道:“这里是我的书斋,也算是有些藏书,你平日若无事,也可以过来看看。”
谁知听了这话,谢枝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像自暗里燃起了两盏烛火:“真的可以吗?”
李承玉搁下药碗,见她神色不似作伪,好奇道:“原来你爱读书?”
谢枝听了,不禁打了个激灵,眼里又映出幼年时父亲把她的书都扔到火堆里的场景来。可她望着李承玉,犹豫了半晌,终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李承玉朝她笑道,“我这儿的藏书虽比不上大家,但也够你看些时日了。看来这段日子你在府中不会觉得太无趣了。”
“我真的能随意进来吗?”谢枝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自然。我这儿可没藏什么见不得人的宝贝。”
“多谢大公子。”谢枝道了谢,便不由得起身,走过一排排紫檀木的架子,手指掠过一本本或蝴蝶或包背的旧书,脸上又难得流露出真心实意的笑来。
她重嗅到了书的清香,那香勾起她从前清贫时日里难得的欢愉来。她想到少时瞒着父亲,用自己佣书的钱偷偷去买书,白日躲在山林里读,夜里窝在屋里偷偷点着蜡读。她脚下能行之路虽有限,可双眼却已看到了百年千年、千里万里的风景。
那一年,不正如眼下这一刻?
她抽出一本书来,正翻开第一页要读起来,却听到书斋的门被推开的声音。
一串急匆匆的脚步响起,等静下来时,便听到了骊秋的声音:“大公子,世子殿下来了,正朝书斋来呢,奴婢……奴婢拦不住他。”
李承玉不由得看了谢枝的方向一眼,其实谢枝已走到了屋子深处,隔了重重书架,早已瞧不见她的身影了。
李承玉手撑着桌沿正要站起来,就见君厌疾踩着急匆匆的步子进来了。只见他把一卷画搁到了桌上,捧起桌上的茶壶看了眼,念叨了句“这能喝吗”,就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杯,牛饮几口才开口道:“承玉,你怎么刚有些起色就又往这书斋跑了?小心看书伤神。”
骊秋无奈地朝李承玉看了一眼,便告退了。
李承玉也摇了摇头,问道:“你呀,总是这么风风火火的,叫我院中都丫头们都难办事了。说吧,今日可是有什么急事?”
君厌疾虽在旁人面前总是一副温良恭俭让的翩翩模样,但到了亲近的人跟前,却总像没长大的孩子一般。他多情的眉眼如蕴着江南一场如酥的春雨,叫人轻而易举地便跌进一场绮梦里。可他又并非是轻佻虚浮的,而是如珠似玉般将养出来的雍容和贵气。
他朝着李承玉眨了眨眼:“也不算是什么急事。我是估摸着你的病好些了,特意想来求你帮个忙。”
说着,他便展开桌上那幅画卷,正是他之前在宴会上要大家题诗的老翁放鲤图:“你瞧。”
李承玉走过去,只瞧了一眼便说道:“画功一般,不过意象倒好。”
君厌疾又从袖中掏出一张白宣来,神神秘秘道:“你再看这个。”